甲仙大橋通車、芋筍節同登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曾秀誕/高雄報導
2010.06.27
甲仙鄉一日雙喜!莫拉克風災重創當地觀光產業,風災後高雄縣政府與甲仙鄉公所26日首度擴大舉辦甲仙芋筍節,同時進行新建甲仙大橋通車典禮,商圈產業經濟復甦可期,總統馬英九與縣長楊秋興共同宣告甲仙交通無虞,歡迎全國民眾一起到甲仙作客,體驗山城重生新魅力。
甲仙芋頭、竹筍、梅子等農特產品聞名全台,甲仙芋筍節已成為當地重要文化活動之一,今年邁入第十屆,以「十來運轉,遇見幸福」為活動主題,這是莫拉克風災後首度擴大舉辦,甲仙大橋同時舉行竣工通車典禮,正式向大眾宣告甲仙地區聯外交通恢復暢通。
甲仙大橋為甲仙聯外之主要橋樑,97年受辛樂克颱風侵襲封橋,便橋通車後,又經莫拉克颱風摧毀,山路交通嚴重受阻,當地商機頓時跌入谷底。新橋於98年4月開工,造價約5億元,採鋼構之景觀橋,橋面21公尺,外型以淡紫色及芋筍圖騰凸顯地方獨特性,更搭配四季及節慶燈光變化,增加橋樑特色。
同時登場,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縣長楊秋興、交通部長毛治國、甲仙鄉長劉建芳,與多位中央官員及立委皆出席甲仙大橋通車剪綵典禮,並啟動芋筍模型,象徵「推動」地方產業,盼加速振興地方觀光產業,帶來重生契機。
馬英九表示,甲仙大橋的提前通車,讓地方交通及產業逐步恢復,然而再堅固的橋樑仍不敵大型天然災害,災難發生前應做到「超前佈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政府各大救災系統都會隨時準備因應,安定民心,人民也應有防災意識,減少不必要損失。
楊秋興說,甲仙鄉雖然有品質第一的芋、筍、梅,芋頭產品多元、竹筍種類繁多、梅子「初雲」最宜送禮,然在八八風災後,當地觀光客頓減九成,當地居民生計堪虞,高雄縣今日可謂三喜,盼在甲仙大橋通車及芋筍節帶動下,帶進更多觀光客、提振商機,也歡迎大家來甲仙作客。
今年芋筍節規劃了一系列藝文表演、樂團Live演唱,還有芋冰大胃王、剝筍快手競賽及農特產品展售活動。27日活動將持續一天,現場提供1000份幸福芋圓供民眾免費品嚐,並有準備精美紀念瓷碗贈送民眾留念,歡迎各界一起來品嚐甲仙名聞遐邇的芋筍製品、感受山城魅力。
此外,那瑪夏高抗災通信平台遠端視訊系統也於同日啟用,成為全台第一個示範點,去年莫拉克風災時,因缺乏電力或電信傳輸線路斷訊,造成村民對外聯繫以及救災聯繫困難,此系統可改善原民鄉通信設備,確保災區電信網路使用的暢通,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1.08
水公司貼心服務設置鐵馬驛站2017.12.06
四個面向看壽山-探索壽山系列新書發表會2023.12.20
大高雄第4季開發區土地標售 - 標脫率100 %2008.06.14
吉隆坡快輪2008.05.11
高雄柴山祭活動今登場2010.11.09
高雄市第一屆選舉人人數23日公告2018.11.06
加工區辦懷舊之旅溫馨歡樂2014.10.31
違反勞基法企業名單60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