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今登場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6.18
「學校是累積成功經驗的地方」。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今天應邀在24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發表演講表示,學校老師要多鼓勵學生、給他們信心,進而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是科學教育最要的一件事。
李遠哲說,科學教育不要在累積的知識中打轉,而且是培養學生發現的興趣、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一定要超越才會進步
。
大力倡導教育改革的李遠哲表示,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往「一技在身」的訓練已經不夠用了,每個專業領域都會不斷的面臨新的問題。
因此,學校教育要教些什麼?教多少?學生要學多少才夠?的確是教育界關心的論題,李遠哲說,人不可能萬事通,可是需要知道的,就可以尋找到答案。
對於大眾關切的能源與環境的問題,李遠哲說,這是科學家在幾十年前就知道的事,可是社會欠缺科學知識的氣息,每個人都侷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乃至於管理眾人之事的政治人物也難超越領域來做決策,的確是相當可惜的事。
讀書很辛苦,卻不一定成功,難免有人對讀書不多、事業有成的企業家王永慶很有興趣?依李遠哲的觀察,王永慶成功的關鍵在於,願意學習新事物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國第24屆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今天在中國醫藥大學舉行一天,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培育博雅之士的通識教育是21世紀大學新課題,藉由專家賢達的經驗分享及意見交流,期能掘發並展現通識教育兼及自然知識與人文素養的深廣維度,對科學人文的理解與教育堅持,進而對於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如此一來,經過通識教育洗禮的大學青年,一方面具備與時俱進的科學視野,一方面心存溫良篤厚的生命關懷,未來能服務社會。
今年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中國醫藥大學、科學月刊慶祝40週年籌備委員會聯合舉辦,研習主題聚焦於「科學教育與通識教育的關係」、「台灣的科學教育」以及「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三大議題,邀請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以「通識教育中的科學教育」闡述拓展通識教育未來的前瞻性。
另,邀請黃俊傑談「孔子的生命觀及其對21世紀的新啟示」
,研議如何從儒家的生命情懷獲得啟發,進而涵養通識教育的「生命教育」,使通識教育的人文關懷更具持久性。
以及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兆漢、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劉金源等台灣當前最具代表性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多人,分別以「從通識教育來思考科學與人文的關係」、「科學教育在通識課程面臨的難題」、「生命教育中的科學與人文」、「如何將通識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等相關面向發表演講與綜合座談
,有來自全國大專院校三百多人參與學術盛會分享交流經驗。
圖說: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現場演講「通識教育中的科學教育」。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9.12
中市客語沉浸式教學首推至國小附幼2011.11.29
台中國民黨未整合地方派系造成四強鼎立2010.01.26
國美館辦典藏抽象繪畫展2010.05.05
7成中部企業優先進用中部大學畢業生2014.12.24
汽車代檢廠元旦假期停止車輛檢驗2010.11.13
和平鄉觀光季產業文化體驗活動2016.05.01
台中車站及第三市場優先整建2011.08.25
台中副市長強調中市目前無徵收空地稅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