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打造學習夢工廠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6.07
國立中興大學教務處和圖書館攜手合作,將原本圖書館地下一樓的自習室重新規劃,打造成煥然一新的多元「學習共享空間」。
來到圖書館,不只可以使用電腦、看休閒書籍,還有展演空間可以供學生發表練習,最不一樣的,是還可以到一旁的「知識吧」,坐在舒適的座位上,三五同學一起討論功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圖書館是個禁止喧嘩的地方,學生經常抱怨太嚴肅、無法和同學討論作業。
興大圖書館館長詹麗萍說,圖書館是供應老師和學生學習資源的地方,可是年輕一代的學習型態已經改變,如果只是被當作溫書、自習的地方有點可惜,所以改造原先的自習室,提供學生一個自由討論、多元學習的空間,希望能夠鼓勵他們「開口說話」。
圖書館與教務處參考國外「Learning Commons」的概念,進行自習室的空間改造,除了保留原有的自習功能外,還增加開放討論、學習諮詢、發表練習、數位學習、休閒閱覽及作品展示等多功能學習區域,提供一次滿足、多元的學習環境。
新啟用的興大學習共享空間經由全校命名徵選活動定名為「興閱坊」,整體空間約428坪,不僅燈光美、氣氛佳,空間充滿創意與設計感,同時打破圖書館不可喧嘩吵鬧的舊有概念,歡迎學生在此輕聲討論,傳達出圖書館企圖打破傳統、提供服務的新思維。
「興閱坊」的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的訴求為主,搭配白色、原木色及玻璃,營造開闊及穿透感。
館內的柱子,則轉化為大樹,樹枝延伸至天花板,隔間玻璃使用薄膜透光的樹影牆面,營造出科技感與樹林綠意的意象。
新規劃的空間中,「學習諮詢室」將配合教務處安排學習諮詢的活動;「發表練習室」提供學生簡報練習空間或者小型表演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技巧。
「學習資源區」提供電腦等軟硬體,可進行數位學習、多媒體剪輯、資料查詢等;過去很少在圖書館可以閱讀到的漫畫等休閒讀物,興大也考量學生多元化學習的需求,特別規劃「休閒閱覽區」,提供軟性的閱讀空間。
「知識吧」則提供學習之餘的適當放鬆空間;此外也提供「開放討論區」,以及可供學生展示靜態藝術創作的「展示區」。這些區域分別依其特性取名為愛學區、悅讀區、思風區等,房間亦擁有如春風、夏喧、秋徑、冬雪等名稱,為空間營造增添藝文氣息。
圖說:興大圖書館不但可以閱讀到漫畫等休閒讀物,還規劃「休閒閱覽區」。(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4.24
 市議員陳本添:鄰長任用應建立明確制度2015.04.26
 中市首創參與式預算邀市民參與提案2017.02.24
 照亮偏遠山區建設局增設一千多盞路燈2015.09.21
 七期豪宅居民與炸彈共枕無黨聯盟黨團憂心2010.11.17
 中縣休耕措施仍持續辦理2010.08.12
 毒犯三天遭同一員警抓二次2014.08.10
 8公里免費受肯定BRT搭乘每天3萬多人2014.06.09
 警察局預計一○五年完成電子城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