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鑄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降低污染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5.31
環保署表示,隨著經濟復甦,各地房市交易頻繁,處處聳立的新建建築物的設置及啟用後,其所伴隨的是生活污水排放處理的問題。
在台灣下水道尚未完全普及的情況下,民眾可選擇「預鑄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有效收集及處理生活污水,以降低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所帶來的污染。
環保署說,預鑄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係由內政部與該署共同審定認可,至今有154個型號可因應不同建築物用途分類及適用的處理水量,這些設施隱身在建築物底下或在不起眼的位置,通常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它卻是默默的處理生活污水,擔負起改善都市生活環境及減少水體污染的重要角色。
新建建築物每個家戶或社區裏都必須設有「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主要功用是處理家庭中廁所、廚房、浴室、洗衣等處所所排出的生活雜排水,改變了以往建築物設置化糞池未能處理生活雜排水污染的情形。
依據內政部修訂的「建築技術規則」規定,新建建築物均應設置「現場構築」或由內政部與環保署共同審核認可登記之「預鑄式」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所有生活污水均應收集處理。
其中所謂預鑄式,係指在工廠預先製造裝配完成後運至建築物適當位置安裝,目前透過預先審核制度確保設施處理的品質,避免產品品質良莠不齊的現象。
環保署呼籲民眾,應視污水處理設施為建築物的一部分妥善維護,留意設施人孔蓋不得封閉並應依操作維護手冊說明維持正常操作與維護,定期檢視污水處理設施操作狀況,並每年定期清理污泥一至二次,污水處理設施就可以充分發揮處理功能
。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1.05
李順涼質疑馬英九挺黑金言行不一2018.01.26
無法負擔醫藥費院方:設專戶補助2011.07.18
台中副市長參加太陽光電中科廠啟用儀式2012.12.27
台中蘭花博覽會將在世貿中心登場2016.09.22
農民規劃溫室農試所:將提供參考依據2014.11.19
台中市長胡志強視察新建國市場2012.02.24
中石化公司台中港投資案初審原則通過2008.12.07
太平公所舉辦頭汴坑逍遙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