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合一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5.09
慈濟基金會5月9日在台中市夏綠地公園舉行中區戶外浴佛大典,呼籲「眾人來浴佛,千萬人來吃素」,帶動素食、素心、素行。本身是小腦萎縮症患者的勸捐者、器捐者家屬與受贈者,同台分享他們對延續生命的感動,近萬會眾在「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合一的莊嚴典禮中,為母親、家人與自己,虔誠發願祈福天下無災難。
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也是全球慈濟日。全球慈濟人虔誠戒慎報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台中市長胡志強也偕夫人邵曉玲出席。今年正逢慈濟推動環保廿年,在推動心靈環保、地球環保之餘,也鼓勵以無用化為大用的「身體環保」觀念,發揮化小愛為大愛的情操。
小腦萎縮症患者洪利當現身說法,說明勸捐過程,捐贈者、受贈者也同台分享他們對延續生命的感動。
2002年,慈濟志工洪利當被醫生診斷疑似「小腦萎縮症」,他歷經記憶力喪失、尿失禁、無法行走等病苦的折磨,深深的體會到病苦無助時,感受法親的關懷,因而發願助人,積極投入器官捐贈,促成了不少器官捐贈的案例。他說,身體只是臭皮囊,能捐出來給需要的人也是助人的一種。
受邀現身說法的捐贈者家屬是臺中市慈善寺雨住法師的俗家哥哥,法師於今年年初騎機車發生意外往生,雖然法師生前就已簽下器官捐贈卡,但家屬原先十分不捨,後來經過慈濟志工的互動「法師一生奉獻給佛教,我們要尊重他,幫他完成遺願。」最後家屬捐出法師的骨骼和眼角膜。
法師能突破傳統佛教往生後八小時不能移動的思考,顯見透過「器捐」延續生命的想法已成為新的思維。法師的哥哥說,聽到洪利當師兄講,往生者身體雖然不在,精神仍在,要成就家人遺愛人間最後的好事,才點頭同意。
罹患B型肝炎多年的白素珍,因為經濟壓力,顧不得身體的健康,拼命的工作導致肝硬化,好幾次發生肝昏迷,醫生建議要換肝。當時因為病情已趨穩定,想到換肝手術能否成功,而有所猶豫,受贈手術後人生從黑白變成彩色,讓她更加珍惜生命。她感恩捐贈者與他們的家人,因為她的存在是他們的大愛延續了她的生命。
圖說:小腦萎縮症患者洪利當(右)、罹患B型肝炎多年的白素珍及兒子一起現身說法。【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4.10
興大二村男宿動土 預定2019年完工2012.08.06
台中白冷圳歷史紀念公園存廢將開協調會2010.09.15
沙鹿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獲評鑑優等2013.06.05
中市議員李麗華要求降低臨托收費2014.01.07
一天一粒芭樂讓人健康有活力2014.05.31
南屯體驗營重現古早麻繩編結技術2014.09.27
啟動台中創意生活之都 文化發展新航線2016.08.12
霧峰金賞米全新包裝璀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