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2:43

嘉市城市公共論壇 塑造城市形象為行銷利器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10.04.13
嘉義市定位為「雲嘉南觀光消費中心」,市府整合基礎建設、觀光資源及歷史文化打造適居城市氛圍,也積極爭取辦理大型活動活絡商機,鼓勵市民參與。為激發更多城市行銷創意,13日市府於文化局召開「2010嘉義市城市公共論壇」,邀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吳濟華博士,以高雄市主辦世界運動會為例,說明城市如何透過大型活動舉辦,結合地方特色為行銷策略;另邀請公共藝術大師賴純純,分享城市公共藝術創作及跨國藝術交流經驗,提供嘉義市作為美化城市空間之參考。 李副市長表示,國家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城市間的競爭反而越顯突出,嘉義市雖面積小但卻美而精緻,即為創造都市魅力、提升城市競爭力的表現,若能巧妙塑造城市形象,整合城市行銷策略,當能提升國際能見度,帶動觀光產業及經濟發展。他也說,硬體建設讓一個城市顯得巨大,文化建設則讓城市更顯偉大,公共藝術的存在,突顯城市藝文之美,更是城市行銷令人深刻感動的一環。 吳濟華表示,「事件(活動)行銷」成功的關鍵,在於活動必須具備延續性及完整的配套包裝,例如高雄世運會不僅於事前積極暖身(舉辦自由車及慢跑活動),世運會期間也搭配世運博覽會的舉辦,將地方特色與文化結合展現,讓國內外遊客看見高雄市;此外,志工及市民參與更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層面,他說,高雄世運會結束後,調查發現國內外遊客對世運會志工及高雄市民,都留下熱情、友善及好客的印象,高雄市民更因此充滿了榮譽感與驕傲,他也指出讓國中小學校實際參與大型活動,不僅累積經驗更具教育意義,這些都可作為嘉義市籌辦2011年世界管樂年會的借鏡。他強調,城市形象的塑造絕非易事,在硬體建設背後,若有深厚歷史文化支撐,落實到都市轉型將更見城市的偉大,這也是嘉義市的塑造城市形象的優勢所在。賴純純藝術家則分享公共藝術創作及參與美、法、瑞藝術家交流經驗,她表示,藝術需要溝通、參與才能形成文化,更因在地人文地理特質相繫而更加凝聚,公共藝術因此拉近人與藝術的距離,透過藝術形式共同寫城市記憶,記錄城市獨特藝文風貌。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