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游趣」海岸新生魚苗放流 落實海洋保育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清森/高雄報導
2010.04.08
台灣西部魚類資源因過度捕撈、海洋汙染及海岸破壞而日漸枯竭,為落實海洋資源保育觀念,高縣府將四月訂為「放流月」,並結合海岸線所有漁會、社團與企業,共同自4月10起,盛大辦理五場魚苗放流活動,教導民眾愛護海洋生態,保護資源,內容豐富熱鬧,歡迎民眾闔家前往參加。
為讓海洋資源保育觀念向下紮根,過去縣府曾辦理多次「魚苗放流」活動,縣長楊秋興也曾帶領學童放流,進行生態教育。有別於過去一年頂多舉辦一次魚苗放流,今年活動規模更盛以往,縣內五家漁會全部動員,並結合學術單位、中油及臺灣電力公司等企業,一連推出五個場次,廣邀民眾帶著家中寶貝一起參與。
五個場次分別為4月10日在梓官蚵子寮南沙灘、4月17日在林園中芸沙灘、4月18日在永安永新漁港海域、4月24日在彌陀鄉彌陀南側海灘以及4月25日在茄萣鄉海域舉辦。各漁會皆安排許多特色節目,如淨灘尋寶、有獎問答、舞龍舞獅表演、消防安全講習與節約用電宣導及回收廢物利用,寓教於樂,預計有2500人參與。
農業處表示,藉由魚苗放流可以讓親子同樂、教導孩子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藉由淨灘活動培養孩子們能夠愛護海洋、守護地球;另一方面魚苗也象徵著孕育海洋的新希望,讓牠們能順利的在大海中長大,滋養更多海洋資源。
今年魚苗放流特邀請專家學者依當地海域生態及水文環境、地形作專業評估後選定之魚種,包括布氏鯧參(紅杉)、黑鯛(黑格)、石斑魚、短棘幅魚、黃錫鯛,透過此活動,不僅可以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亦可豐富漁業資源,將有助高雄沿近海生態永續經營。
首場魚苗放流活動4月10日在梓官蚵子寮南沙灘舉行,特邀請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漁業生產與管理系師生共襄盛舉,並且辦理海洋資源保育與復育講習會,讓民眾了解各種魚類的生長過程與形態特徵,魚類生物習性及海洋生態復育的重要性。最後將有淨灘的活動,希望國人能透過魚苗放流之活動,珍愛海洋、守護海岸。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8.30
高市豪雨災後臨工即日至受理報名2022.11.07
前瞻智造基地等你來 前鎮科技產業園區10日徵才2022.08.16
蘇貞昌院長視察中科虎尾園區政府斥資6.16億元2025.08.07
高醫智慧醫療、臨床研究、醫學教育卓越成績 越南胡志明醫藥大學醫院來訪取經2022.06.15
高雄銀行凝聚善款的力量 讓愛發揚光大2013.05.21
活化高雄楠梓運動場陳菊:重新規劃2013.05.22
提升庇護工場能見度 微電影徵選開跑2025.03.12
高雄市政府地政局第1季開發區土地標售 推出6標6筆優質建地 3月26日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