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抽菸不能紓解壓力呼籲大家戒菸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10.03.27
總統馬英九在最新的治國週記中,與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對話,分享戒菸心情故事。
馬英九以他個人經驗,認為抽菸既不能紓解壓力、也不能幫助思考,更不能減肥。
馬英九在最新1期治國週記中,以「青春無菸High、戒菸最厲害」為主題,邀請「大家的老朋友」孫越對話,分享戒菸的心情故事,呼籲大家戒菸。
2人過去都曾抽菸,總統菸齡13年,孫越則有37年,但孫越成功戒菸至今已經26年。
他們身穿「戒菸就贏」活動T恤,號召國人響應參加公益活動。
孫越表示,4月份上網站去登記,5月份開始戒菸,就有機會可以贏得新台幣30萬元的首獎。
提到自己抽菸多年為什麼最後會脫「癮」而出?馬英九說,因為他喜歡運動,在街上跑步,如果跟在1輛車子後面的話,會覺得呼吸不順暢,因為空氣很污濁,「如果我嫌排煙很污濁,為什麼自己抽菸呢?」覺得有點自相矛盾,所以決定不抽了。
他以自身經驗分享,抽菸既不能紓解壓力、也不能夠幫助思考,更不能減肥;要做到這3樣事情,還有很多更有效的辦法,不必靠抽菸,例如跑步就能做得到。
此外,馬英九也說到,「太太、小孩當然都不抽菸,他們覺得爸爸抽菸好臭啊!」對此,孫越則表示認同,家人的這種影響力很大。
不過,馬英九認為,戒菸不能光靠軟性呼籲,政府還要拿出辦法來。
民國86年已經制定《菸害防制法》,但吸菸的人口還在成長。但自從去年《菸害防制法》新制度上路後,全國成人吸菸率就從22%降到20%。
然而,馬英九也說,全國成人吸菸率平均數雖降低了,但是國中生、青少年吸菸率有8%,到了高中、高職,變成15%。
年輕一代吸菸人口增加得很快,這是1個很大的警訊,所以校園戒菸的宣導也變成重要課題。
馬英九說,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發現,電視上出現吸菸鏡頭的時候,往往是小朋友愛看的卡通片,吸菸鏡頭在美國播出,是用棒棒糖來取代。可是,台灣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徹底,這也是1個可以改善的項目。
他說,為了保護下一代,家長、行政部門、媒體都應該把戒菸當做主要的宣導工作,從法律及宣導加強社會菸害教育與警覺度,給下一代清新的未來。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11.22
大安分局破獲 連續竊取機車搶奪犯2011.04.23
馬英九與郝龍斌參加2011百萬森林在臺北活2013.03.04
連2降汽油今起降6角2013.12.17
柯文哲拜會蘇貞昌是否入黨近期決定2010.07.20
馬英九宣布成立廉政署2011.03.15
面對複合式災害 郝龍斌:反求諸已2010.05.16
為520靜座ECFA公投行動聯盟先暖身2024.02.21
假投資陷阱多 北市警攜手社會局志工宣導識詐 預防轄內年長者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