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超導製作通風球明道學生摘金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烏日報導
2010.03.16
2010第八屆全國高中生「高溫超導磁浮創意競賽」,明道中學參與這次競賽,摘下一金、一銅、一佳作,成績優異。
校方表示, 高三陳羿瀚、蔡鎮宇、廖聆均、高二魏佑霖、何皓中同學,從開始製作模型,經過14次大型實驗、9代作品改造、耗時近8個月,完成一個能夠發電的「通風球」,不僅摘下金牌,該作品同時榮獲「超導節能減碳獎」第二名。
同學陳羿瀚說,「通風球」的製作構想,來自一則「貓被卡在通風球」的新聞,當時這個新聞讓他們聯想到學校禮堂樓頂亦有通風球,卻因平地風不大、轉不動,無法產生效果。
於是他們想到利用磁浮力量,讓通風球轉動更為順暢,既節能又能提高效果。
點子出現後,大家迫不及待拆了一顆通風球,發現傳統通風球原理超簡單,當大夥擔心作品太簡單「彰顯不出深度」時,指導老師楊美珊、老師江淞承提醒他們:「作品簡單,才能產生更多想像力,不被既有印象絆住。」
而實際開始製作模型、實驗後,諸多想像不到的問題一一產生,他們藉由鎖磁讓球體漂浮,以減少摩擦力,更不斷嘗試許多重量輕、韌性夠的材料,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嘗試失敗後,才解決超導體載重的問題。
蔡鎮宇表示,節能減碳是地球當前極重要的議題,透過高溫超導發動,通風球可當作小型風力發電機,用磁浮特性取代風力不足之問題,並為發電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
而來來更可加以開發,應用於大型工廠、游泳池、鐵皮搭建之運動場及任何難以散熱的建築物,具有實用之價值。
校長汪大久說,明道科學教育強調活學活用,並鼓勵學生參與競賽,在實作過程中掌握課本知識,延展學習觸角。
學生參與物理相關競賽成果豐碩,於思源科技大賽、高溫超導磁浮競賽屢創佳機,此項極具公信力的科學獎項,將有助得獎同學增加未來大學甄選入學考試優勢。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1.28
副市長蔡炳坤鼓勵精障患者居家治療申請2014.01.24
流感人數暴增小心交互傳染2012.11.09
大里滿載垃圾的垃圾車不明原因翻覆2013.05.25
故宮文創展覽開幕2014.10.22
視察神岡區建設胡志強:未邊緣化2012.04.27
亞大畢業展 iF與日內瓦金牌獎作品吸睛2011.05.17
文山休閒農場農業特質資源豐富 寓教於樂2011.05.18
台中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熱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