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推廢除死刑引發高度爭議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10.03.10
法務部推動廢除死刑,引發高度爭議。部長王清峰說,廢除死刑「不應是未來的事,必須是現在進行式」,目前暫停執行死刑,為的是能讓觀念慢慢發酵。
法務部自2005年12月後,即未再執行死刑,目前台灣共有44名判決定讞的死刑犯,仍羈押在看守所。
檢察總長被提名人黃世銘,日前在立法院審查會答覆立委表示,他個人贊成廢除死刑,但除非能訂出1個死刑暫緩執行條例,做為法源,否則目前已判決定讞的死刑案件,仍應執行。他若出任總長,會將死刑案件呈報法務部執行。
法務部日前由王清峰撰寫、名為「理性與寬恕─暫停執行死刑」的文章,內容指出,她可以理解黃世銘身為司法人的想法,但從人權角度,廢除死刑是為確保生命權,「人死不可能復活,確保生命權不應該是未來的事,必須是現在進行式」。
王清峰說,死刑是最危險的刑罰,因為審判的是「人」而不是「神」,同一套證據,可能因法官的判斷不同,使被告在死刑與無罪之間徘徊擺盪,蘇建和案就是1個例子。
死刑的存在或可使人心安,但實際上並無嚇阻犯罪的功能,「殺人償不了命,徒然使另一個家庭陷入永遠無法啟口的傷痛中」。
對於外界質疑44名死刑犯懸而未決,王清峰表示,目前全球有104國廢除死刑,超過10年不執行死刑的國家有35個,像南韓就有60名死刑犯,但也是10多年沒執行死刑,日本目前未執行的死刑犯更高達102名。
王清峰說,廢死政策的形成需要時間,暫停執行死刑是希望讓「理性與寬恕」能有充裕發酵的機會,讓法務部所規劃的廢除死刑替代方案,能慢慢獲民眾接受。
王清峰的公開信,形同宣告在她部長任內,絕不會批准執行任何一件死刑案。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5.26
民進黨主席27日選舉四人做最後衝刺2013.02.25
雙子星案北市捷運局長准辭2009.09.26
郭冠英威嚇台灣住民撤職停止任用三年2009.03.18
呂有意訪中蔡英文:有共識再去較好2010.01.07
取消軍教免稅 推動賦稅公平受挫2012.04.12
北市警方破獲以施○○為首不良組合2017.12.03
行人穿越馬路遭左轉車碰撞率是右轉車6倍2012.05.09
北市全面查察桶裝瓦斯 查獲瓦斯行偽造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