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9:03

過年吃漢堡「落ㄟ頜」女子下巴脫臼合不攏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2.25
年假結束,一波波美食優惠推出,張大口啖美食時,請小心嘴開太大造成「落ㄟ頜」!一般的顳顎關節症狀包含上下顎在開閉口時會感到疼痛、張閉口有雜音、牙齒咬合不齊、咀嚼有疼痛感、張口嘴偏斜、下巴脫臼等,不僅可能造成發音障礙,嚴重者可能下上排牙齒合不起來。 彰化縣一名19歲王姓女學生,過年期間與朋友至美式餐廳慶生,點了最愛的美式漢堡,正準備張口大快朵頤時,下巴竟發生習慣性脫臼,餐點尚未享用,就被迫「張口」離開餐廳。王同學表示,因有習慣性下巴脫臼,一年內下顎脫臼的次數頻繁,過年期間都不敢大口吃年菜、啃牛軋糖,難得與友人外出聚餐,竟又發生下顎脫臼的糗事,直到至醫院以X光片檢查後發現為「顳顎關節解剖構造異常」,而造成習慣性的下巴脫臼。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胡芳瑋醫師表示,顳顎關節解剖構造異常者容易產生下巴脫臼現象。 王姓同學表示,自己本身有習慣性的下巴脫臼,只要吃東西嘴張太開或笑太開,下顎就會出現習慣性脫臼,讓她變得不愛外出用餐,過年期間,更不敢大口啖年菜,連大笑都會擔心下顎再度脫臼。王同學說,原本想趁著年假與好友外出用餐,但才剛準備要大口吃下漢堡時,下巴脫臼的老毛病又犯了,害她必須在全餐廳的注視下,自行將下巴「喬」回原位。王同學又說,每次下顎脫臼都會嚇到別人,讓她變得不喜歡笑,更排斥外出吃東西。 齒顎矯正醫師胡芳瑋指出,造成顳顎關節異常的原因包含了先天性解剖構造異常、夜間磨牙、後天不良的牙齒使用習慣、咬合不正、外傷等原因。胡醫師表示,王姓女同學是屬於先天性口腔關節窩前端解剖構造較平坦,這類患者容易出現習慣性下顎脫臼現象,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須透過手術,改善習慣性下顎脫臼情形發生;日常生活也應避免食用太硬、太韌的食物,嘴巴盡量避免張太開或大笑!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胡芳瑋醫師指出,顳顎關節異常若為先天性解剖形狀異常,家長應即早帶孩童就醫治療;若為後天因素造成顳顎關節異常,則可以透過正常的生活習慣,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過度焦慮)、培養正確飲食習慣、適度的運動、藉由矯正獲得良好的咬合習慣,這些將有助於降低顳顎關節異常的發生!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