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藝之美特展20日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10.01.19
2010福建博物院院藏「福建工藝之美」特展,於1月20日至2月21日止,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展出,這次共展出88件的福建博物院院藏工藝作品。
這次特展福建博物院4名人員-陳列研究部副主任林林、安全保衛部副主任陳乃建、文博館員林桂枝、信息中心副主任方晴筠等4人隨作品來台佈展,展出作品有壽山石、脫胎漆器、德化陶瓷、建窯瓷等共計88件,每件作品都是福建博物院院藏精品,相信能讓中台灣民眾大飽眼福,而透過這次展覽,必將讓更多的民眾瞭解文化傳承。
中國的工藝美術植根於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種類繁多、技藝精湛,在世界工藝文化中獨樹意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豐富的物流物資,為工藝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千百年來,在歷代藝人的努力下,逐漸行成了以雕刻、陶瓷、漆器等為代表的地方工藝美術。
這裡陳列的工藝品,既有中華民族的共性風格,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凝聚著非凡的創造力,具有神奇的藝術魅力和極高的審美價值。
從地緣上看,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是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地方。從歷史上看,閩台關係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福建境內的閩越族就已經東渡臺灣,從宋朝開始在臺灣設立行政機構,臺灣與福建有著600多年的隸屬關係。從語言上看,由於遷來臺灣的移民主要是閩南人,臺灣講閩南方言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0%以上。
從民情風俗上看,移民前來臺灣,不僅帶來家鄉的土語方言,同時也帶來原有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如除夕"圍爐"、新正賀歲、元宵鬧花燈、七月"普渡"等等。
從宗教信仰上看,除了中國傳統神明以外,諸如媽祖、清水祖師、臨水娘娘、保生大帝、開漳聖王等,都是福建土生土長的神格化歷史人物。
從文化載體上看,福建地方戲劇、民間音樂的種子幾乎撒遍臺灣各地。從閩南傳播到臺灣的主要戲劇、音樂有歌仔戲、高甲戲、梨園戲、莆仙戲、閩劇、南音、亂彈、四平戲、木偶戲等。
圖說:陳列研究部副主任林林,介紹這次展出的福建博物院作品。(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6.03.24
古典喜劇獅吼記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演出2018.01.11
中市夜光天使班再增據點嘉惠弱勢學童2008.08.20
果梵佛畫展即日起展出2012.04.11
大里旱溪南門橋上游魚群暴斃死亡2013.01.18
台中大安區龜殼公園熱鬧啟用2018.12.22
第六屆百業傑出達人頒獎2009.12.27
國際獅子會300C1區愛心園遊會盛大登場2011.01.08
歲末年終時節出國停保 回國記得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