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2:04

周錫瑋視察大漢溪浮洲橋下游人工溼地工程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10.01.15
臺北縣政府表示,縣長周錫瑋關心縣政建設,今天下午視察大漢溪浮洲橋下游右岸人工溼地工程,該地原為荒湮漫草之地,經整治後,一池池的清澈水塘,一片片綠色地毯,魚、鳥悠游其間,這片土地已成為生態的新樂園。 周錫瑋表示,溼地不但可以處理生活污水,並兼具生態保育、教育及休閒遊憩的多重效益,待大漢溪沿岸工程近期全部竣工後,縣府將進一步規劃濕地套裝旅遊。 周錫瑋也感謝議員、板橋市江市長、地方代表、里長等,對縣府的支持與鼓勵。 環保局說,溼地現場蟲鳴鳥叫追逐於草叢間或是輕快躍過水面,冬天更是成為候鳥最佳的休息站,這片土地已成為生態的新樂園,因此又有個美麗的名稱叫做「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 。 環保局說,目前已在規劃「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套裝遊程,預計在今年5月上路,目前正積極進行沿岸硬體設施建設,像是溼地入口意象、溼地遊客服務中心、路外及進入園區的指標系統、浮動碼頭及電動車接駁車等建構,未來可透過水域,由淡水捷運站搭船至華江橋,或透過陸域以步行或自行車或電動接駁車等方式,來一趟低碳溼地遊程。 縣府97年7月在大漢溪沿岸陸續開工的7處人工溼地工程,歷經1年多工程已陸續完工,截至目前在大漢溪左右沿岸已完成了11處、132公頃、日處理14萬8,500公噸污水的人工溼地場。 這11處場址的分佈,從上游至下游為大漢溪支流鶯歌溪、三峽河及大漢溪沿岸的土城、板橋端的幾座橋樑,如城林橋、浮洲橋、鐵路橋、新海橋、大漢橋及華江橋等以右岸為主。 縣府在原為荒蕪的河川高低灘地間所構築完成的人工溼地,現在已串連成一條美麗的綠色走廊。 今天陪同周錫瑋視察、關心縣政建設的有縣議員王淑惠、林國春、趙燕昭、曾文振、板橋市長江惠貞及地方代表、里長等人。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