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毒-戴奧辛容易引發惡性腫瘤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10.01.07
苗栗縣政府表示,戴奧辛是210種不同化合物的統稱,包括75種多氯二聯苯戴奧辛及135種多氯二聯苯呋喃,這些無色、無味、毒性很強的脂溶性化學物質,會安定存在於動物脂肪內難以代謝,其中以2,3,7,8-TCDD之毒性最強,有「世紀之毒」之稱。
由於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可能阻害生物體生殖機能或引發惡性腫瘤,對懷孕期胚胎或成長初期影響頗大,故被歸類在「環境荷爾蒙」。
一般而言,戴奧辛進入人體的途徑有三種:吸入受污染的氣體及微粒、經皮膚直接接觸及吸收、攝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其中,食物是人類攝入戴奧辛物質的最主要途徑,經由食物所攝取的戴奧辛可達90%以上。
由於食物是人類攝入戴奧辛的最主要來源,且戴奧辛容易存積於動物性脂肪內,因此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將有助於降低體內戴奧辛的積存。
環保局呼籲:戴奧辛的防治,除了靠環保單位管制各類污染源外,民眾對於環保策略的配合也相當重要,從預防環境污染的觀點來說,民眾從日常生活裡提升環保概念,減少生活中的戴奧辛,可以從四個方面做起:1.減少使用含氯物品、2.避免露天燃燒、3.儘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4.減少肉類脂肪的攝取。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12.06
苗縣爭取設置博奕特區今舉辦博奕競賽2010.12.10
劉政鴻勘查南庄鄉大坪林道改善工程2009.04.21
三重商工吳敏連續3年包辦金牌2010.12.13
美聲誘搶匪 女警建功2008.10.06
林久翔慰訪通霄百歲人瑞2010.09.12
苗栗縣文旦評鑑2012.08.30
水稻新品種「苗栗2號」亮相商業潛力高2010.04.06
國際鐵人三項錦標賽10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