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子尾溼地發現外來種縣府清除監控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9.11.18
台北縣八里鄉挖子尾溼地與八里左岸會館之間,近期發現遭外來植物「互花米草」悄悄入侵約200餘平方公尺,縣府邀集林務局及特有生物中心專家確認後,日前已展開清除工作,並持續嚴密監控,期能迅速遏阻該物種蔓延危害水筆仔的生態環境。
「互花米草」原產北美洲,喜生於潮間帶,為植株高度約1-3公尺的大型草本植物。其利用種子散播繁殖後,藉深達30至100公分之地下莖無性繁殖,進而迅速擴張族群範圍,常以團圓狀密集生長於濕地。
因生長迅速、植株高大、根系抓地力強等特點,曾被中國引進用於護岸、保灘,但也因此成為當地的溼地殺手,逐步破壞自然環境、降低生物多樣性。
目前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左岸可見互花米草族群零星生長於水筆仔間,縣府接獲民眾通報後即刻積極處理,為防互花米草生長範圍擴散,與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共同會勘。
經研判目前屬可控制範圍,由於現場不便使用機具清除,將利用每日退潮時以人工清除,且需深挖至少30公分深以盡除地下走莖,避免再度蔓延,同時清除後之互花米草植株需集中燒毀或深埋,才能達到遏阻之效。
農業局長蔡光榮表示,互花米草屬於具有強勢入侵性的外來植物,呼籲民眾發現它時即刻清除,或撥打1999請臺北縣政府支援協助,以減少互花米草造成的生態危害。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8.11
莫拉克颱風殷鑑周錫瑋:模擬演習2008.12.22
因應H5N2禽流感疫情縣府加強自衛防疫2008.06.30
北縣公有停車場管理自治條例通過2011.12.07
荷亞食品變造有效日衛生局:罰3至15萬2013.12.12
配角化身主角桔醬豐富味蕾2011.01.19
玩玩巴魯巴 菁桐今天很藝術2011.11.27
新北表揚績優戶政人員及志工2018.05.18
端午限定大板根竹筍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