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定期檢查有助延年益壽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9.11.17
台北縣政府衛生局表示,一名高齡81歲婦人,於今年5月間從醫院得知老人免費健檢訊息而初次受檢,發現血液中甲型胎兒蛋白高達756.34 奈克/1cc,因超出標準值被轉介至臺北榮總確診為肝癌,及時住院接受導管動脈栓塞治療,現已回家休養且持續追蹤治療;衛生局提醒65歲以上長者身體應每年檢查一次。
衛生局說,根據統計,98年度臺北縣65歲以上長者接受免費健檢者共21,322人,截至目前各項異常比率依序為胸部X光58.76%、心電圖42.74%、高血壓32.89%、高膽固醇16.42%、糖尿病15.74%、肝功能9.79%、糞便潛血8.5%等,其中確診肺癌28人、大腸直腸癌45人、肝癌2人。
發現老人罹患慢性疾病的異常比率偏高,如未能及早預防,將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功能品質。
惡性腫瘤及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直以來佔國人前十大死因的最大宗,縣府為照護長者健康,提供每年1次的健康檢查項目即參考此部份而制定,例如胸部X光、肝功能指數、甲型胎兒蛋白及糞便潛血免疫檢查,對於國人癌症死亡率前三名的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可以做初步的篩檢風險評估。
而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血糖數值是否異常,則與罹患心血管疾病有最直接的關係,加上低密度膽固醇及心電圖,可以更完整的檢查心臟,是不是有早期心肌缺氧、心律不整或者心衰竭的早期症候。
其它像是國人擔心的痛風問題,可以從抽血中尿酸的指數來評估風險。
血液常規檢查,則可以從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的數目和血紅素的高低,了解是否有貧血、發炎或者凝血功能的異常。
更重要的是,長者應多注意平日保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攝取足夠蔬菜,避免脂肪與鹽分攝取過高,適度的運動、充分的休息及適當的睡眠,維持理想體重,不吸菸、不喝酒、不嚼檳榔,尤其是應定期身體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7.12.01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62週年團慶音樂會2012.01.02
新北市新莊線將於1月5日正式通車營運2007.11.01
埔里特教交通車有加強檢查必要2011.09.04
新北市5日歡度中秋節2008.07.31
建設完善北縣交通系統2010.12.28
強化基層主義第一站 朱立倫走訪坪林地區2008.06.25
慶祝警察節 金山警分局捐熱血2010.05.10
衛生局抽驗市售鮮乳香山牧場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