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水尾滯洪池 2萬尾魚苗放流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09.11.26
苗栗縣政府表示,為培育魚類資源,今天上午在後龍鎮水尾海岸新建滯洪池放流2萬尾魚苗,縣長劉政鴻預估1、2年後即可「長大成魚」,供民眾垂釣。
滯洪池周邊未來將增建大型抽水站,並進行城鄉新風貌改造及加強植栽綠美化,打造成為兼具蓄洪、景觀休憩及生態復育的優質環境。
後龍水尾地區因地勢低窪,遇豪雨易淹水,縣府爭取水利署補助9千餘萬元,在後龍溪出海口水尾海岸興建完成一處廣達11公頃的滯洪池,加強調節水量,減少民眾淹水之苦,縣長劉政鴻並允諾要打造這處滯洪池,成為鎮民喜愛的水岸公園和釣客天堂。
為豐富水尾滯洪池魚類生態,縣府農業處上午準備了5千尾黑鯛及1萬5千尾烏魚魚苗,由縣長劉政鴻、農業處長謝學森、後龍鎮長鄭家定及地方民眾數十人,沿著護堤以人力接駁方式將一桶一桶的魚苗放入池裡,小魚兒銀銀亮亮的身驅悠游水中,讓眾人覺得汗水沒有白流。
劉政鴻歡迎民眾到滯洪池休閒垂釣,但禁止私設固定漁網捕魚、電魚、毒魚,同時也呼籲民眾如果釣到最近放流幼魚,務必放回河裡,讓牠繼續生長繁衍。
他說,水利署已同意再撥補1億1千萬元經費,要在水尾設置大型抽水站,強化治水防洪功能,另外縣府也向觀光局爭取2千萬元經費,將由縣府建設處針對滯洪池周邊進行城鄉風貎改造,農業處亦將加強植栽,要將滯洪池美化成為一個適合休閒的親水公園。
漁業科說,今年已陸續在頭屋老田竂溪、三灣中港溪畔、後龍水尾滯洪池、通霄生態教育園區及苑裡漁港等放流魚苗10餘次,不同的水域放流不同的魚苗,每次數千到數萬尾不等,已逐漸展現成效,希望藉此呼籲民眾共同維護河川、海洋生態,讓漁業資源生生不息永續利用。
圖說:後龍水尾滯洪池 2萬尾魚苗放流,由縣長劉政鴻、農業處長謝學森、後龍鎮長鄭家定及地方民眾數十人,沿著護堤以人力接駁方式將一桶一桶的魚苗放入池裡。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7.30
優質水梨苗栗推「苗梨」品牌標章2013.09.05
苗栗免費營養午餐喊停家長會籲續辦2008.10.18
劉政鴻帶頭「呷麵包、喝鮮乳、拼經濟」2010.04.30
苗栗客家桐花婚禮~「99桐心五月花嫁」2008.02.05
一顆年柑形狀很奇特像器官?像其他東西?2008.12.25
通霄鎮南和國中新建PP跑道啟用2008.07.07
明華園超炫白蛇傳12日登場2014.05.01
玻璃業空污排放標準加嚴業者應即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