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災情及災後重建情形專題報告
台灣新聞網記者楊清森/屏東報導
2009.10.21
屏東縣長曹啟鴻廿一日在縣議會做莫拉克颱風災情及災後重建情形專題報告指出,遭遇幾百年來難見的災害,三天內降下比全年降雨量還多的三千公釐雨量,過度開發、生態失衡、熱島效應是我們要認真面對的課題,未來不僅是「防洪治水」,更要「尊天敬水」,讓大自然休養生息,還它本來面貌。
曹啟鴻分救災與搶險、產業災損與災民救助、重建計畫、檢討與改進、結論等面向提出報告說,八月六日應變中心開設到廿六日撤除,共出動駐軍、消防、義消、警察、義警、民防等共廿四萬九千八百人次。沿海地區交通要道雙園大橋斷裂,縣政府要求六個月內興建讓小型車及機車通行的便道,已獲中央同意。
曹啟鴻表示,高屏溪、林邊溪流域崩坍、淤積砂石量很大,高屏溪有二億三千萬立方的土石,林邊溪流域新崩坍地點有四百十五處,和舊的加起來共四百八十七處,土石如果再沖下將來可能造成二次傷害。與水利署研商後決定以定點取砂石,將大石塊拋置到離岸堤和海堤之間養砂,放在堤腳讓堤防變厚等方式處理。
曹啟鴻說,農林漁牧災損共約卅七億七多萬元,災損救助金發放三億八千二百卅二萬多元,符合淹水救助有三萬三千一百九十一戶,核發六億六千三百八十二萬元。原住民部落遷建前要做安全評估,遷村要找適當公有土地,部落有共識再興建。產業重建提供農漁業低利貸款、補助魚塭清淤、購買魚苗,協助復養,蓮霧等農作物爭取三年休耕補助,提高農田流失救助金。
曹啟鴻指出,沿海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造成排水困難,災難後要記取教訓,數十年來過度開發造成生態失衡,還給大自然本來的面貌,是今後大家要嚴肅面對的課題。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06.18
萬安32號演習 滂沱大雨取消實作演練2010.05.10
成功研發龍眼產期調節 創造農民收益2012.01.30
屏東縣政府舉行新春團拜暨摸彩活動2014.01.02
行銷蜜棗屏東高樹辦馬拉松2008.07.02
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參加南方綠色高峰會例會2007.12.20
屏東舉辦戶外音樂會 12/21體育館自由入場2009.12.29
曹啟鴻巡視潮州忠誠營區安置中心2013.08.13
台灣香檬熱紅訂單蜂踴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