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功能與用途大不同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庭/嘉義報導
2009.10.08
衛生局提醒民眾目前已入秋冬時令是流感流行季節,請大家提高警覺切莫輕忽,流感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與接觸傳染,勤洗手是最好預防方法。
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民眾常會戴口罩作為個人基本防護裝備,但什麼時機戴什麼口罩?如何配戴才能有最佳效果?目前坊間流通販售之口罩種類繁多,例如:N95口罩、外科口罩、棉布口罩、活性碳口罩等,衛生局建議您請依時機及用途選擇適當口罩配戴,佩戴時更應注意其與臉部之密合度,才能有效防禦,一般佩戴的方向為口罩鼻樑片或有顏色的部份朝外,可參照產品外標示之使用方式說明及注意事項佩戴,下列就幾種常見之口罩,扼要說明其功能及使用時機:
1、N95口罩:對於0.3μm大小的粉塵顆粒有95%以上的阻擋效果,當執行會產生飛沫微粒的醫療處置時,工作人員應佩戴N95口罩為基本防護原則,由於其呼吸阻抗大,民眾除非必要,並不建議佩戴。
2、外科口罩:由三層質料構成,從外而內有防潑濺、過濾及吸收濕氣的功能,對於6μm左右的微粒有90%以上的阻隔效果,醫護人員照護一般病人時,以佩戴外科口罩為原則;民眾當有咳嗽等感冒症狀時,以佩戴此種口罩就醫為宜,依設計可分為綁帶式、一體成形及耳掛式三類。
3、棉布口罩:對於6μm以上的微粒及飛沫,仍有80%以上的阻隔效果,適合一般民眾於進出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可視需要佩戴,且其具有可換洗重複使用之好處,當沾到口鼻分泌物,請勤換洗。
4、活性碳口罩:可吸附有機氣體、具惡臭的分子及毒性粉塵,但非用於過濾粉塵,一般民眾騎乘機車、噴漆工作、噴灑農藥時可使用,但不建議作為醫療防疫處置時使用。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1.20
嘉市攔截圍捕演練 意外攔獲通緝犯到案2009.02.01
AED再建奇功 救護人員成功挽救性命2008.08.07
人行橋上尋短 消防員緊急送醫2008.12.06
嘉市花海節暨火雞肉飯節活動今展開2009.08.21
風災後農作物復育工作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2010.01.16
嘉義農業試驗首次開放掀神秘面紗2009.01.06
表揚資源回收清潔競賽各里績優獎2009.02.04
2009謎惑諸羅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