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藝術空間館舉辦「弱繪畫」展覽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8.23
台中市大象藝術空間館即日起至9月27日舉辦「弱繪畫」展覽,六、七年級的策展人張晴文、蘇俞安邀集了同樣六、七年級的中、日、美、韓藉的十五位藝術家聯展,要讓觀者看看年輕輩的藝術家對傳統繪畫的詮釋。
此次策展人張晴文、蘇俞安表示;當代藝術世界中影像與科技藝術充斥,相對而言,有著舊有而傳統名稱的「繪畫」在當代藝術中顯得有點弱勢,但並不表示年輕藝術家沒有這方面的才能,因此這次邀集了一些氣味相投的藝術家舉辦此次畫展,他們有些雖不是科班出身,但從小都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且繪畫底子深厚,將他們個人生活週遭的點滴一一表現在繪畫上。
即日起至9月27日在大象藝術空間館展出的「弱繪畫」,由十五位藝術家共同以繪畫作品展露屬於00年代的繪畫觀,他們以畫筆及顏料表達了屬於當下的畫家觀點,在作品中呈現其觀看自己、他人、外在環境等狀態的片段。參展藝術家包括王亮尹、王姿婷、田葆昌、邱建仁、范揚宗、許尹齡、黃海欣、黃華真、黃嘉寧、蔡依庭、長谷川雄飛、Samuel T. Adams、Benjamin Swallow Duke、Rob James Kolomyski、Nari Choi,由張晴文、蘇俞安策展。
蘇俞安表示,目前,台灣重要官方展覽(如台北雙年展等)以影像與裝置語法為主流、藝術學院中繪畫教師或志於評論繪畫之藝評者銳減等種種現狀下,繪畫於台灣的藝術領域似處於弱勢。在歷經裝置與錄像藝術的潮流後,一群六、七年級生的年輕創作者用繪畫創作,經由具體實踐與各自摸索,呈現許多不同面向的繪畫作品。
張晴文則從繪畫的內部來看「弱繪畫」的概念。她將「弱繪畫」視為當代年輕藝術家創作態度的總括,藝術家們將微觀生活的眼光透過畫筆和顏料呈現,在平面上傳達屬於這一時代的美好與荒謬。「弱繪畫」的「弱」,對應的是現實生活裡的細微知覺與情感,它們或許不具備大敘事的恢弘,卻有極為迷人的探查與見解。在當今的繪畫裡,藝術家們找到各自的語言,將活生生的日常、每一個無名的日子化為作品,讓它們更真實地存在。
圖說:「弱繪畫」展覽出席的藝術家合影。【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3.30
2013萬眾騎BIKE蛇來運轉、悠遊臺中2011.03.07
永億公園亟待規畫美化景觀2011.08.05
中區資訊展在台中世貿中心舉行2012.02.24
台中后里農會慶祝農民節2015.02.15
林佳龍陪張家鳳祈求大甲媽保佑手術順利2011.02.10
「藝嚮˙臺中」傳統藝術節2月11日登場2017.10.17
紓解台灣農村勞力缺乏問題芻議2012.10.15
台中男子太陽穴嚴重凹陷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