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榮主持海洋廣場落成啟用典禮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基隆報導
2009.08.19
耗資一億七千萬,提早半年完工,未來將強化基隆港國家門戶意象的海洋廣場,今日落成啟用;基隆市長張通榮表示,未來除成為基隆新地標,同時也是市民觀海景、賞郵輪、欣賞街頭藝人表演及舉辦大型活動的熱門場所,讓基隆成為更閃亮的海濱城市。
海洋廣場落成啟用典禮,由張市長主持,到場參與還包括前政務委員林勝豐、基隆港務局長蕭丁訓、副市長柯水源、議長張芳麗、副議長曾水源與多名議員、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李伯元以及西班牙文森建築師團隊,現場冠蓋雲集,共同為廣場剪綵啟用作見證。
張通榮致詞時表示,歷經嚴謹設計規劃及一年半的施作工期,今天終於正式啟用,目前為止也是中央國家門戶計畫中,第一個完成的,對基隆市、港成為台灣重要出入門戶及市區景觀再造,甚至塑造嶄新的國際級國家門戶意象,都有深遠影響。
張通榮強調,未來除成為基隆新地標,同時也是市民觀海景、賞郵輪、欣賞街頭藝人表演及舉辦大型活動的熱門場所,讓基隆成為更閃亮的海濱城市。
張通榮在典禮中感謝中央全額補助、基隆港務局及全程參與工程相關工作團隊,他並致贈感謝狀給龍功營造廠有限公司,感謝他們能在預定工期,提早半年完成。
前政務委員林勝豐表示,海洋廣場是市民的客廳,未來可以一起看表演,吹海風,看老鷹;港務局長蕭丁訓則說,港市合一是進行式,燈光秀正積極協商辦理,港市配合發展,讓基隆成為真正海港城。
負責規劃設計的西班牙建築師文森(Vicent guallart)表示,努力四年的成果,終於完整呈現在世人眼前,他強調,這是個具有國際水準的公共空間,同時證明台灣營造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海洋廣場規劃設計由西班牙建築師文森(Vicent guallart)承攬,整體施作總經費一億七千萬元,由中央全額補助;主要在基隆港內側海域新建十五至三十尺寬的海上原木平台,總面積達五千平方公尺。
廣場上設有木製礁石、波浪流線雨遮海洋意象造型及『KEELUNG』大型彩色LED字體,可讓國內外旅客蒞基時,不分日夜都能感受基隆的城市魅力,同時,別出心裁架設國內少見景觀玻璃橋,串連市區景點。
中央於九十三年辦理國家門戶計畫,將國內各重要出入門戶,如機場與港口等,進行景觀美化形象再造,塑造嶄新國際級國家門戶意象;基隆『海洋廣場新建工程』,是該計畫第一個完成的重大工程。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7.11.05
基隆市國中小聯合運動會雨中登場2010.02.11
張通榮巡視市場解農漁產品供應情形2009.03.09
張通榮慰勉舞蹈比賽工作人員及選手2011.08.06
基隆市舉辦 2011辛卯雞籠中元祭2008.03.15
基隆中山高中六十四週年校慶改建校舍落成2012.06.24
基隆端午龍舟競賽暨嘉年華會八斗子登場2008.08.22
消防局舉行救助隊結訓演練2025.04.08
科技救災、分秒必爭!基隆市消防局大量傷病患實戰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