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治水失靈?水利署:大雨超乎異常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8.17
台灣地區地形陡峻,降雨強度集中,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每年侵襲的颱風平均3.5次,豪大雨更達數十次,以此次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強之豪大雨,中南部嚴重受災,使民眾質疑8年治水計畫是否有效。
水利署表示,虛心接受各方之指教,而易淹水治理計畫是有系統且有組織的執行,惟超乎想像且超過200年洪水頻率之豪大雨並造成民眾的死傷也感同身受並表示遺憾。
水利署說,「八八水災」使嘉義、高雄、屏東等山區接連二、三天降下2,000毫米以上破錶之雨量,使得前一刻還是7年來最嚴重的苦旱,在72小時內使南台灣變成水鄉澤國民眾流離失所,同時橋斷路毀、山洪暴發、土石流橫竄,死亡罹難失蹤人數並不斷攀升,甚至高雄甲仙鄉小林村有毀村的惡夢。
有人質疑治水策略,8年1,160億元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是否失靈,同時也對治水機關多頭馬車,水、土、林無法整合,導致執行不彰欠缺績效,引發「八八水災」嚴重之水患。
同時也有人關心水利署在大條河川不治,偏重於小條河流整治,治水預算沒有花在刀口上,該署也指出,大條河川-也就是中央管河川每年皆編列近百億之經費,以重要河川環境營造計畫分6年執行,水利署不會「重此失彼,頭重腳輕」,也不可能腳痛醫腳頭痛醫頭。
水利署說,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就是以綜合治水為策略,包括上、中、下游整個水系流域之整合,一併解決高度開發集水區洪澇災害,內、外水整體規劃考量,係多面向治理也有良好溝通平台與互動機置,在規劃執行過程中並辦理地方說明會,邀請環保團體及意見領袖與地方人士參與溝通,同時經濟部也統合各相關機關之疑點、難處並作出具體可行的執行策略。
水利署說,八八水災大自然的反撲,造成同胞的生離死別家破人亡令人遺憾痛心。
但,是否就此放棄既有且新的治水思想?水利署會重新檢討以提昇與民眾期許的落差,但面對挑戰沒有退縮的理由,為了更好的生活及後代子孫的永存,水利署有對於治水走在最前頭的責任,並責無旁貸的為台灣的水利而努力奮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6.03
加拿大草根大使柏安娜將造訪大里體驗農業2013.09.26
修平科大副教授林振漢獲愛心模範教師殊榮2015.09.21
女友兵變男子因而染毒遭查獲2016.03.13
豐原慈濟宮辦考生祈福2024.06.26
台中市政府毒防中心獲中央「特優」殊榮肯定 推動毒品防制業務成效卓越2014.05.02
筏子溪以西污水下水道建設全面啟動2011.11.27
台中陳添旺大安競選服務處成立2011.10.13
工藝中心辦陶瓷音響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