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懸浮微粒污染值較去年低
記者張俊夫/台中報導
2008.01.20
民眾對環境品質要求愈來愈高,應民意要求,臺中市環境保護局長期在中部科學園區進行監測,局長李立德表示,環保局一定會負起把關的責任,維護台中市的空氣品質,確保市民健康,讓民眾安心。
環保局去年底在中科園區科園路設置連續監測儀器,監測中科光電廠所產生的揮發性氣體濃度是否超出管制標準,環保單位動用最先進的FTIR(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執行周界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監測到的物質六氟化硫、丙二醇甲醚醋酸脂、甲醇及矽甲烷,都是一般光電廠經常使用的原料,所測得的濃度都不高,僅0.64~66.3 ppb(1ppb=十億分之一),遠低於管制標準以下,最大值僅約為管制值的百分之二不到。
最近有民眾向環保局反映,經常會在天候不佳時或夜晚經燈光照射而觀察到中科廠商屋頂冒出陣陣白煙,經過環保人員到現場了解,發現乃是廠方空調冷卻系統運轉所產生的水珠。
環保局說,民眾或許會對煙囪排出的氣體到底是水氣或是污染物產生疑慮,較簡單而初步的判斷方式是水氣或水珠會迅速於煙囪口消散。
例如:家中煮水從水壼口冒出的水珠會迅速消散,至於其他空氣污染物產生的白煙須離開煙囪一段距離後才會消散,且水珠為白色,若有別於白色氣體,才會有排放空氣污染物的疑慮。
而臺中市今年的懸浮微粒濃度也呈現下降的趨勢,空氣中粒狀污染物的濃度逐漸改善,環保局表示,今年懸浮微粒值較去年降低是可喜的現象,也證明環保單位長期的努力已有成效。
天下雜誌在前年8月以臺灣23縣市94年競爭力調查為主題,從經濟力、環境力、社福力、廉能力以及教育力五大面向評價城市競爭力,臺中市在環境力方面的排名敬陪末座,指標之一的懸浮微粒濃度在23縣市中位居第21名,但是根據環保局的偵測,到目前為止,台中市的懸浮微粒濃度已較去年有顯著的改善。
李立德表示,依據行政院環保署環境資料庫網站統計資料顯示,臺中市94年的懸浮微粒濃度為108.44微克/立方公尺,在23縣市中位居第21名是錯誤的報導。該局於雜誌公佈調查結果後,隨即進行改善,一方面針對轄區內大面積裸露地加強管制,並輔導鋪設植生毯、稻草蓆,減少裸露面積。另一方面則是加強道路洗掃,減少路面塵土。95年懸浮微粒濃度已降為84.35微克/立方公尺,去年至10月止更降至78.13微克/立方公尺」。
李立德說,臺中市的懸浮微粒濃度從94年到今年為止都呈現下降的趨勢,表示空氣中粒狀污染物的濃度有逐漸改善。然而精密機械園區、大坑地區徵收工程、十二期福星市地重劃都在施工,市民憂心空氣品質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對此,環保局已將轄區內的主要營建工地列管,所有稽巡查及輔導工作都會持之以恆,民眾大可放心。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05.31
議員楊典忠批台中市觀光行銷真失敗2013.01.29
台中歲末稽查環保違規行為無預警大掃蕩2013.02.19
太平新春團拜余文欽:服務更上層樓2018.07.31
中市推移工照護力計畫2016.01.06
中市台灣通敬老愛心卡 二月起停用2012.04.04
中國醫大連結產學合作績優廠商緊密互動2018.04.06
車輛使用牌照稅開徵繳納期限至30日2010.01.05
霧峰鄉泉水埤生態休閒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