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鏡切肺癌 傷口小癒合快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7.29
國人肺癌罹患率女性患者近年來己躍居第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方信元表示,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又費時,目前利用內視鏡將肺葉切除手術省時傷口小,恢復期短,可健保給付,是肺癌病患之福。
胸腔外科主任方信元,今天邀請患者到場現身說法,來自彰化的一名中年婦女,體檢時發現右上肺葉有陰影,立刻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摘除,觀察五天後平安出院。
另一名台中市婦女,則因長期咳血導致左下肺葉失去功能,經過內視鏡切除後,也是五天出院。
她們都沒有想到,一般認為的開胸大刀,竟然只在胸膛上鑿出三個小洞,而且不痛不癢的、恢復期奇短,術前的擔憂害怕,如今看來都是多餘。
方信元說,胸腔鏡微創手術的最大優勢,在於手術傷口變得非常小,三個傷口加起來不會超過六到八公分,對病人的衝擊可以降到最低。
傳統開胸的傷口有時長達二、三十公分,從胸前拉到胸後,還必須打斷胸壁上的肌肉,甚至打斷肋骨,才能獲得開刀時所需的視野。
另一方面,術後疼痛往往與肋骨撐開有關,連帶影響了止痛藥的使用時間和劑量。
胸腔鏡因為不切斷胸肌、不撐開肋骨,大幅保留了胸廓的完整及患者的呼吸功能,使得術後肺功能的表現,明顯優於開胸手術。再加上胸管放置時間縮短,不容易發生感染等併發症,病患早早就可以出院。
方信元說,標準的肺癌手術,除了切除病灶肺葉,還須進行淋巴結廓清術,以取得正確的病理分期,作為術後治療的參考。
這些基本要求,胸腔鏡都能同樣達成,換言之,兩者進入肋膜腔的途徑不同,治療效果卻可以相同。
因其優勢,國內這兩年開始引入這項技術與設備,以造福肺癌病患。更好的是,胸腔鏡手術已獲得健保給付,病患毋須有額外負擔。
國人肺癌罹患率年年攀升,女性患者增加的速度尤其驚人。有鑑於此,方信元建議,中老年人應每年認真做一次體檢,及早發現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六十四切的電腦斷層檢查,才找得到小型肺癌病灶,這是一般的X光檢查無法勝任的。
圖說:胸腔外科主任方信元與患者合影。(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1.14
台中非法僱用外籍勞工最高處七十五萬2018.01.30
平安祈福販賣機以高美文興宮等二家宮廟作為示範場所2018.06.11
民間空氣盒子數據異常?環保局:加強維護2013.11.23
中市社區關懷照顧據點成果展2011.09.24
台中清水等三區舉行金婚表揚2011.01.20
勤益科大30位師生單車環日月潭2016.09.22
回饋社會92歲林太山捐贈救護車2018.05.28
經濟部六月起全面校正調查已登記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