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男童先天缺八顆恆牙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7.21
台中市一名十二歲謝姓男童,超過換牙時期卻遲遲未見恆牙現身,遂由父母送至牙科醫院檢查,經X光檢查發現男童天生缺少八顆恆牙,不僅將來可能造成說話發音障礙,連進食咀嚼能力也同樣受影響。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胡芳瑋醫師表示,先天性嚴重缺牙的情況可能起因於遺傳、系統性疾病,當家長發現孩子乳牙未被恆牙取代時,須即早就醫檢查,以免將來出現咬合不正、齒槽骨萎縮及臉型不對稱等問題,父母不可大意輕忽。
胡芳瑋說,謝姓一家人中,父親本身即有二顆天生缺牙,因此推判可能為遺傳原因導致男童哥哥及男童罕見的缺少兩顆及八顆恆牙,像這種先天性缺牙的孩童,不僅會造成咀嚼、發音功能受到影響,更易影響臉型和自信心的發展。
胡芳瑋說,目前經診斷後已開始利用齒顎矯正,將男童上頷兩顆缺牙縫隙由後往前拉,下頷缺牙處則需配戴空間維持器,以防止缺牙區的鄰接齒位移、儘可能保住乳牙以避免日後齒槽骨萎縮等後遺症發生,待謝姓小朋友十八歲骨骼發育完全後,再以人工植牙的方式補齊缺牙。
胡芳瑋說,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最常出現缺牙的位置為上下顎第三大臼齒、上顎側門齒、下顎正門齒、上下顎第二小臼齒的部分,大部分先天性缺牙患者頂多少二至三顆牙齒,但像謝小弟缺少八顆恆牙則十分罕見。
胡芳瑋說,一般乳牙約在六歲至十二歲間逐步替換為恆牙,當家長發現孩子在換牙的過程中,沒有看到恆牙萌發、或換齒數目不足時,最好尋求牙醫師的協助診斷,透過口腔X光檢查及醫師評估,才能確定缺牙是否有阻生、異位、或是先天性缺牙等異常情形。
胡芳瑋說,據醫學研究指出先天性缺牙,可能成因母體梅毒、牙胚發育中營養吸收障礙、牙胚發育中有感染、牙胚發育中外傷、遺傳因素、唐氏症候群(常見)等所引起,建議家長在兒童換牙期應多加注意是否正常換出新牙。
胡芳瑋說,未被恆牙所取代的乳牙,最久使用到二十八至三十歲,隨後即會被牙根吸收自然脫落,所以,當父母發現小朋友恆牙未正常長出或乳牙未掉時都要有所警覺,若等長大再進行齒顎矯正或植牙手術則會更加困難。!
圖說:醫師胡芳瑋以圖片說明男童缺牙的情況。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8.01.09
中市國中小藝術與人文教學成果發表2009.02.17
李明倫個展即日起展出2017.11.22
中市柳川封園佈展耶誕嘉年華會2013.06.20
議員盼市府加強酒駕條例防範部分再送審2017.05.17
中市農損開放申請現金救助2012.01.14
中市府舉行弱勢兒童及少年歲末圍爐2009.10.29
萬聖節不搗蛋 龍眼天使踩街傳愛2008.12.29
TIGER CITY煙火跨年中華電信送好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