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紋夜蛾之防治工作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09.07.21
斜紋夜蛾防治一直是雲林縣病蟲害防治重點工作,尤其每年的6、7月及10月底更是斜紋夜蛾危害農作物的高峰期,期藉由各農會及公所宣導及推廣,讓防治工作順利執行,有效降低蟲口數量及其對農作物的危害。
縣府為向農民宣導非化學農藥(性費洛蒙)是零污染、操作簡單且低廉的防治病蟲害方法,21日早上由縣府秘書長黃定川率同農業處處長呂政璋及縣農會代表至斗南鎮大東里農田,親自向農民示範說明非化學農藥(性費洛蒙)防治斜紋夜蛾之器材使用方法及藥效期限,秘書長黃定川呼籲農民儘速至當地農會領取器材使用,以有效壓低害蟲密度及農藥減量目標,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安全性。
黃定川致詞表示,縣府自95年辦理非化學農藥(性費洛蒙)防治斜紋夜蛾之農地面積計8,551公頃,96及97年為30,000餘公頃,成效良好,深受廣大農民讚許。今年預計辦理25,000公頃,防治資材將由縣農會統一採購,再依各鄉鎮斜紋夜蛾危害作物的面積,分配誘蟲盒數量至各地農會,請農民儘速領取誘蟲盒,無須付費任何費用,並拜託農友配合維護防治器材。
黃定川指出,性費洛蒙是一種零污染、操作簡單又低廉的防治病蟲害方法,平均1年可省下約6-8次農藥使用,不會造成害蟲抗性,有效達到壓低害蟲密度及農藥減量目標,提升安全農產的市場競爭力。今年斜紋夜蛾害蟲防治工作,將於7月下旬陸續將25,000組之防治器材運送至各鄉鎮市農會,由農民依耕地面積領取防治器材、藥劑且開始佈建,為使防治效果明顯呈現,1公頃農地只需佈建3-4支即可,之前有些農地插一、二十支,反而效果不彰。
農業處再次提醒農民至當地農會領取誘蟲盒,然後插至農田裡,記得藥劑上端需剪開,其味道才能散發引誘雄蛾,資材組合或使用如有疑義,可洽當地農會專責人員。
鑒於以往防治佈建時,器材常遭農民偷取或移到自已田裡,造成無法定期換裝餌劑,影響防治效果,為使防治效果提升,縣府呼籲民眾不要隨意偷竊或移到自己田裡;政府資源有限,請大家愛惜資材,外殼可重複使用,以後只需每個月換裝餌劑,可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安全性,藉由農民通力合作,希望今年及往後不再有蟲蟲危機。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3.10.30
圓夢小天使暨圓夢舞集人文公園成果展舞2024.01.13
劉建國守佳國會立委一席感謝對他支持我會繼續拚2022.08.21
林內鄉紅透台灣夏日木瓜產業活動熱鬧登場2024.08.01
男子掉落溝渠 雲林縣警消與熱心民眾合力救助2021.02.06
春節防制酒駕肇事 雲彰警方共同執行「區域聯防」路檢2010.11.08
台灣咖啡節 雲林飄香2021.11.22
雲林縣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平等參與 共創多元價值」揭幕2019.09.28
搶救年長記憶篩檢大作戰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