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生產管理蝴蝶蘭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霧峰報導
2009.07.09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表示,該所的花卉研究中心進行無線射頻辨識技術,應用於蝴蝶蘭生產管理之應用情境規劃及概念驗證。
驗證結果發現,導入RFID技術於蝴蝶蘭價值鏈管理體系之中,全程控管組織培養及溫室栽培過程與資料追溯,協助盤床自動化定位,可提高供應鏈資訊的透明度,增加資料收集的速度與正確性,利用現場即時收集的資料,作為立即改善作業流程的依據。
目前與相關蘭花業者配合,於實際商業生產環境中,進行系統實作運轉中。
農試所表示,無線射頻辨識,具備快速讀取、聰明管理貨品物件、降低庫存成本、加強安全管理及提升物流效率等效益,若能透過RFID技術結合生產管理及自動化盤床系統,自動跟催生產記錄與工作排程,協助盤床定位及庫存管理,加速進出貨效率,以履歷制度與資訊系統為基礎,結合RFID技術相關應用,將能提高育成率與盤點效率,進而提高訂單交期與出貨數量的準確度,提升客戶滿意度,增加業者收益。
農試所說,一般蝴蝶蘭業者擁有之溫室約5,000至10,000坪,培育種苗數以百萬計,組織培養瓶苗室內也有相同狀況,因此生產流程管控、數量與位置管理等,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
溫室面積增加之後,傳統人工搬運種苗之移床出貨作業,相對耗時及耗費人工,為增加溫室運作及進出貨的效率,業者仿效荷蘭自動化溫室,投入興建盤床設備,但盤床位置及動線之管理,難以透過人工記錄達成,透過這項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將增加資料收集的速度與正確性。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7.08.29
課綱審查學生委員遭恐嚇警方迅速破案2014.05.01
婦人病發蹲坐地巡警送醫解危2011.06.29
台中第一座二手玩具圖書館熱鬧開幕2011.02.17
標準檢驗局免費課程 認識居家商品安全2014.01.16
健行國小至美樓拆除重建2012.02.03
燈籠電池「龍」回收環保過元宵2017.07.13
農試所研發智慧設施監控系統2014.12.31
中市BRT藍線仍在體檢期無拆不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