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南化鄉仁耀橋今舉行通橋典禮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南報導
2009.07.04
台南縣長蘇煥智,今天上午參加嘉邑行善團第405座南化鄉仁耀橋通橋典禮。
行善團理事長林塗發、台南縣議會議員廖西仁、江仲祥、南化鄉長陳金沛及瑞峯國小校長王怡仁均到場。
和行善團義工、團員及關山村的鄉親一起歡喜慶祝並上香祝禱。南化鄉公所感念嘉邑行善團的恩德,特撥出經費200萬元補助行善團。
南化鄉去年接連遭卡玫基和鳳凰颱風影響,南橫公路通往偏遠關山村唯一對外通道南179線,沿途亞美坑橋、12號橋及14號橋都毀損,聯外交通阻斷。
鄉公所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報災害,爭取經費進行全線道路復建工程,估計所需經費達二億多元,雖獲核定採便道方式興建,但依規定要先由設計公司提出規劃案,才能施工,搶修效率不彰。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長曾茂森獲悉南化鄉公所困境後,發動一人100元籌措工程款,共募得一千多萬元,先在亞美坑橋、12號橋間興建長80公尺、寬8公尺的「仁耀橋」,行善團員更遠從嘉義市搭遊覽車到災區協助重建,甚至連九十多歲的團員也加入義工行列,參與重建超過三百多人。
蘇煥智代表關山村的鄉親感謝行善團的團員,是真正的人間菩薩,犧牲假日、出錢出力,遠從嘉義來到南化鄉協助建設仁耀橋。
現在正是芒果盛產的季節,農產品總算可以對外輸送,颱風季節來臨不用擔心交通中斷、斷糧斷炊。
如果社會上能多一些這樣的行善團和義工隊,必定能更加繁榮、進步和和諧,減少很多痛苦和不幸。公共工程委員會已經答應修復其他斷橋,但是照程序設計圖必須先通過審查,然後才能招標、發包重建。
相較之下民間動員的力量十分驚人,效率又高,令人佩服。在行善團團員和地方鄉親的通力合作之下,僅僅花費大約四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建設工程,不但便利瑞峯國小的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同時也能保障關山村全村人車農產品的運輸,繁榮地方經濟。
仁耀橋於今年2月11日動土,5月27日完工,造橋工程款由行善團團員,每人每月繳交新台幣100元,交3個月份累積而來。總造價約新台幣1200萬元。
橋長80公尺、橋寬8公尺、橋高10公尺,橋端檔土牆各20公尺,結構由嘉邑行善團工程組設計,預估使用年限達45年以上。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1.05.30
農委會加強宣導公糧收購農友應踴躍繳售2013.09.07
麻豆文旦節熱鬧登場2012.06.30
2012台南新市白蓮霧節熱鬧登場2010.03.27
南市崇孝塔春分祭典2013.01.12
選定台南拍攝賴清德:打造友善拍片城市2011.05.13
台灣蘭花受邀參展英國切爾西花展2008.09.02
市民卓玉妹捐贈救援橡皮艇2013.08.20
恭祝延平王鄭成功389週年聖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