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雜交嚴重台灣畫眉族群受遺傳污染
台灣新聞網記者顏高/集集報導
2009.06.3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合作監測台灣畫眉與中國畫眉雜交情形,發現兩種在野外雜交情形極為嚴重,台灣畫眉族群受到遺傳污染的情形受國際性鳥類學術期刊Journal of Avian Biology重視並予刊登。
畫眉因其鳴唱聲音婉轉嘹亮,長期以來被引進台灣作為寵物及競賽鳥,其中部分個體因飼主任意棄養或逃逸,特有生物中心在野外調查時發現畫眉與台灣特有的台灣畫眉有雜交的情形,經由行為觀察及分子遺傳證據佐證,發現兩種在野外雜交情形極為嚴重。
特有生物中心研究人員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壽先老師自2002年開始合作進行台灣畫眉與中國畫眉雜交情形監測。藉由核DNA片段中的微衛星體基因、單核酸多型性變異點和粒線體mtDNA片段作為分子遺傳標記,篩檢69隻自台灣各地採集的樣本,從這些野外採集的「台灣畫眉」血液樣本,竟然發現有「基因滲漏」的現象。
目前已知這69隻當中,至少有14隻為雜交後代,其中有12隻判斷為雜交個體再度「回交」所生子代。
而且,只有8隻可依據外表特徵判斷為雜交後代。這項研究證實,有部分雜交畫眉的後代仍具有繁殖能力,顯示台灣畫眉與中國畫眉在野外雜交所產生的影響極為複雜且嚴重,有必要大量篩檢野外台灣畫眉族群受到遺傳污染的情形,並移除雜交個體,以避免台灣畫眉在演化上的獨特性受到基因滲漏的影響而喪失。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受到國際鳥類學界的重視,並將刊登於Journal of Avian Biology鳥類學術期刊。
因為鳥類常需要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分化歷史,才足以產生具有生殖隔離機制的獨立種,畫眉與臺灣畫眉間顯著的羽色差異,其DNA序列差異更高達百分之三點五。
目前,臺灣畫眉在演化上的獨立性,可能正因為人為引進外來種畫眉所造成的雜交而逐漸喪失;臺灣畫眉與畫眉間的雜交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在鳥類保育上極為棘手的問題。
特有生物中心主任湯曉虞呼籲:國人不要任意引進外來種,更不要任意棄養外來種,以免造成類似台灣畫眉與畫眉在野外雜交而產生遺傳污染的生態危機,使得台灣特有的台灣畫眉生存備受威脅。
圖說:臺灣畫眉﹙下圖﹚與雜交畫眉。(特生中心提供)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2.04
主題樂園推出探險新設施邀民眾試膽量2012.01.27
總統立委選戰南投國民黨揮發全壘打2015.11.03
女性服用烈酒膠囊恐會遭撿屍2016.05.13
讓孩子愛上 老舊廁所成功改造2017.11.10
深入部落探訪 林明溱關心原鄉建設2012.02.13
竹山持槍押人警24時內迅速逮獲破案2020.05.19
關懷銀髮族,第37期老人大學開課了2015.09.17
南投縣設登革熱快篩站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