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業注入青年新血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09.06.12
為雲林縣是台灣農業最大縣,農民人口更近達全縣的50%,約有36萬人。雲林縣擁有最佳的農業環境、頂尖的農業科技、耐勞肯學習的農家精神及優秀的農民團體組織,這些全部都是雲林縣發展農業的優勢。在高失業率的衝擊下,農業行銷反其道而行,雲林縣政府主動向農委會爭取「加速農業產業資訊化服務計畫」大力號召想發展農業的青少年都到雲林來,也要讓全世界知道雲林農特產品是身為雲林人的驕傲。
農委會資訊中心林貞主任表示:台灣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有老化的趨勢,要能讓高齡的農夫運用資訊科技於農業生產運作有相當大的難度。林貞表示,大學過多降低了高學歷青年投入職場的競爭力,對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而言,一旦短時間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很容易感覺到求職的挫敗,又因缺乏工作經驗,更不容易順利找到工作。林貞指出「加速農業產業資訊化服務計畫」提升青年就業力、協助青年與職場接軌,輔導傳統農業轉型、提高農產品產銷資訊透明度、增加農產安全、增加休閒農業景點,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遭遇的問題,實質幫助農民,提升競爭力。
蘇治芬表示:雲林縣擁有雄厚的資訊產業實力與高超的農業生產技術,但要將資訊科技與農業高度結合,需要有足夠的誘因才能吸引農民將資訊科技落實於農業生產領域。蘇治芬強調雲林縣政府為了實現「農業首都」,為了「雲林的農民」積極的向農委會爭取到「加速農業產業資訊化服務計畫」所提供給雲林縣的10個名額,期待在年輕又具有國際行銷及企業實戰經驗的呂政璋處長帶動下,全力為雲林農業發展而努力,吸引更多有志發展農業的年輕人,共同為雲林農業首都打拚。
農業處長呂政璋表示:感謝農委會「加速農業產業資訊化服務計畫」所提供的10個名額,這10位全部是雲林在地青年,也特別給予「MIT」之稱號(Marketing Information Team)行銷資訊小組。呂政璋指出MIT的10位青年未來將為雲林縣政府走入雲林20鄉鎮積極與地方農會、產銷班、生產合作社做第一線的互動,成為主動服務農民,那有需要就往那裡走,為雲林縣的農業資訊發展注入生命力。
呂政璋再次強調MIT的10位青年將以資訊技術協助農民改善農業經營環境,結合資訊長才將雲林農民每年所生產的農特產品行銷到國內外市場,提升農民實質所得,藉由農委會與縣府持續推動農業、休閒產業與資訊數位科技結合,將可為農業帶來更多創新發展。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4.05
雲林2010林內紫斑蝶季 劃下完美句點2012.02.20
斗南分局及時遏止詐騙集團民眾免於遭騙2023.12.01
雲警少年隊高中校園進行反詐反毒宣導提真實案例加深印象2020.12.07
雲科大英語戲劇公演 溫馨小品清新劇作2020.10.17
斗六真好-新希望種子世代三對三籃球賽熱血開賽2008.04.10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舉辦一系列活動2025.07.31
媽祖神隊友進駐雲林縣警局 電影《農曆三月二十三》反詐聯手開拍!2011.12.29
東和警所鬼門關前救回燒碳自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