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鍋」準備撩落去了嗎?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9.06.11
馬英九宣布兼任黨主席的同一天,馬政府卻蹦出許舒博任一○一董座案,在府黨緊急危機處理下,此件勢必惹來訾議的人事酬庸被暫且壓住,似乎看到了馬英九戮力改革黨務的契機。不過,過了今天,明天呢?
民眾期待馬英九改革國民黨這個百年老醬缸,偏偏政治就是權力的分配與妥協,馬英九能取其中道,事事化險為夷?
馬英九昨天以「全面執政,完全負責」宣示未來總統兼黨揆的角色與態度,他企圖有效整合府院黨三方力量,從以黨領政過度到黨政合作、黨政同步。對一般民眾而言,馬英九的「形象有餘」,但對於他能否改革國民黨,更多人卻憂心「魄力不足」。
馬英九決定兼任黨揆,證明過去讓黨政各行其事的作法是錯誤的,就算有行政系統充分奧援,卻難得到立法系統的全面力挺,也無法改變立委慣拿籌碼談判的陋習。馬英九未來大權一把抓,他如何因勢利導,擺平黨內各方勢力,顯然是更嚴厲的挑戰。
檢驗的指標顯而易見,國民黨過去年年喊得震天響的十大陽光法案,至今十之八九仍束之高閣,對照泛藍四分之三國會多數的優勢席次,這顯然並非力有未逮。從前,支持者看到馬英九,自然把他與國民黨分開,現在,法案過不了關,黨政酬庸人事,一概得算到馬頭上,但馬準備開始「沾鍋」了嗎?
執政不是「大鍋炒」,不是多擺幾個副主席,把有權者全架到中常會,決策自然能夠平衡。黨務改革只是起點,馬要克服的,還包括自己性格上的盲點與不足,這是作為領導者最困難的部分。
馬英九就任以來,面對全球經濟衰退情勢,失業率節節高升,種種挑戰都考驗著執政團隊的施政能力。他的時間不多,必須及時拿出實際作為,才能讓外界相信,他不是為了擴張權力,而是為了黎民百姓。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8.13
聯發科爆內鬼10人遭逮捕到案2009.10.18
馬英九接任主席年底三合一選舉是考驗2012.02.16
藝術中心動土郝:華人文創之都美夢成真2008.07.09
馬英九接見全國工業總會理監事2011.02.20
二二八紀念館常設展更新開館2009.03.07
瘋街血拼、景氣破冰景氣春天從今天開始2013.08.09
製作天然除蟲劑防蟻驅蟑又省力2013.03.16
導遊領隊考試登場9萬人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