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門「假」古蹟管碧玲:黨徽應留白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9.05.28
台北市文化局今天召開公聽會,討論景福門黨徽存廢,文化局長李永萍稍後在市議會表示,會中以反對保留黨徽意見占多數,文建會已要求東門、南門、小南門的黨徽部分整修工程停工,在文建會做出決定前不會施工。
公聽會約二十人參與,包括北市文資委員陳冠甫、辛晚教、黃富三,及中央文資委員李乾朗、洪世佑;揭發此事的民進黨議員莊瑞雄、劉耀仁也到場,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賴素如代表國民黨出席。
莊瑞雄等人續批執政黨黨國不分,傷害人民情感,指城門於民國五十五年改建時就不該加上黨徽,文化局修復應比照清朝的圖。
在東、北、南及小南門於八十七年指定為國定古蹟時,擔任中央文資委員的李乾朗回憶,當時原本只要指定唯一維持清朝樣貌的北門,其餘三門上半段改建為水泥,是否指定為古蹟,曾有爭論。
李乾朗說,最後決議台北古城四個門,以北門領銜「打成一包」,一併指定其他門為古蹟,並未討論是否取下黨徽。他認為,應繼續保存五十五年的時空背景,一旦改變等於不承認古蹟,當時黨徽就在上面,古蹟保存是全面。
辛晚教表示,其他三門的價值是歷史記憶,黨徽已存在多年,社會沒有特別疑慮,未來是否存在可討論。
黃富三說,城門黨徽是特殊黨國體制產物,斑駁了是否恢復,還是應隨著歷史消失,均可討論。
李永萍說,公聽會全程均影音記錄,資料將送交文建會,北市府絕對遵照文資委員會的決議辦理。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召開記者會表示,景福門是一個「國民黨破壞古蹟在先、假古蹟漂白成真古蹟在後」的歷史,從真古蹟變假古蹟,再從假古蹟變真古蹟,但因為一個「假古蹟」要法辦三名擁有言論自由的市議員,她無法接受。
她說,解決景福門古蹟認定辦法有兩個,一是比照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作法,保留景福門為古蹟,但古蹟指定理由要改為將古蹟留作日後對威權政府見證的教材。
二是要求文建會解編景福門古蹟,當成一般建物,留待後人決定命運,「但不論哪種作法,國民黨黨徽一定要留白」。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7.12.01
台灣La-New公司萬人健走2013.10.14
世大運選手村濫砍樹郝:廠商缺失2023.01.09
年貨大街防扒三撇步 保大宣導報你知2008.07.26
捷運新莊線進行管線復舊工程2010.08.15
金赴美為五都 質疑蘇蔡不合2010.03.01
民進黨攻下立委三席蔡:感謝選民鼓勵2007.12.02
鹿草農會辦公大樓動土2022.05.07
抗疫好夥伴 保大警變身救援 防疫不缺席獲贈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