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榮主持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動土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基隆報導
2009.10.06
基隆市長張通榮,今天上午主持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動土典禮,期許藉由這個生態博物園區,喚醒大家對歷史產業的熱情,並經由自然人文景觀的維護,提供一處深度文史旅遊及教學場所,另外也結合大菁的復育及手工藍染推廣,帶動地方商機,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張通榮說,荖寮坑原是樟木提煉樟腦的地區,在清同治年間已有漢人在這開墾,樟木砍伐殆盡之後,大菁、茶葉等農產品取而代之,兩者都是經濟作物,又可與煤礦採掘同時進行,後因戰爭及產業轉型等因素,產業相繼沒落,可是當時產業文化遺址在雜草堆中仍然可以看見。
張通榮說,暖暖過去是淡蘭古道上的重要地區,十分古道為其支道之一,是暖暖進入宜蘭的重要通道,十分古道入口就在動土典禮現場旁,可以通往平溪鄉的十分寮瀑布到雙溪。
張通榮說,荖寮坑特殊的自然人文發展背景,擔負北臺灣地方產業發展見證的角色,且暖暖區位中山高速公路與萬瑞快速道路交會處,也是臺北都會區與萬里、金山及東北角海岸交通要衝。
而荖寮坑可以在環境資源保育及文史殘址保存下,朝向「礦業生態博物館」及觀光遊憩方向規劃,可以促進在地產業發展。
張通榮說,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建構完工,相信可以喚醒大家對歷史產業的熱情,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經由自然人文景觀的維護,提供一處深度文史旅遊及教學場所。
同時,結合大菁的復育及手工藍染推廣,帶動地方商機,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文化局表示,該案屬基隆第一個生態博物園區,取代傳統博物館建置模式。
主要工項包括步道修繕、植物生態解說牌設置、入口意象及解說平台,未來提供就近社區辦理總體營造生態導覽、文化之旅等,並能提供各級學校自然鄉土教學之珍貴資源。
該案為配合中央對地方補助款執行期程,預定於98年11月30日完工。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9.11.26
基隆選委會提醒民眾選舉注意事項2007.11.24
千人萬樹綠妝秋意美化臺北縣2007.11.11
立委選舉 綠營分裂 陳超明出走 對決杜文卿2008.02.14
基隆市長感謝大魯閣公司捐贈百餘件保暖冬衣2012.06.14
房仲賺錢新手法疑借託售屋經營賭場2008.05.30
張通榮::積極爭取解除山坡地限制2009.05.04
5/7『2009年基隆市徵才活動』2011.05.11
市長張通榮肯定七堵區與台北市萬華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