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野螟危害幼穗農民掌握防治時機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雅琪/彰化報導
2009.09.08
中部地區二期稻作陸續進入幼穗形成期,台中區農改場田間調查發現,有瘤野螟危害和紋枯病初期病徵情形,今天發出警報,並提出防治對策,籲請農民掌握防治時機,以減少病蟲之發生與蔓延。
農改場說,二期稻作陸續進入幼穗形成期,經田間調查發現,八月下旬瘤野螟幼蟲零星危害稻葉,四日陸續出現新一代成蛾羽化。此外,早植稻田區已可檢視到紋枯病初期病徵。
農改場說,瘤野螟又稱稻縱捲葉蟲,初孵化幼蟲啃食嫩葉葉肉,形成細白線食痕,之後將葉片捲成筒狀縱苞,並藏匿其中,取食上表皮和葉肉,殘留長條白色斑痕,每隻幼蟲可危害三至六6片稻葉。
農改場籲請在田間成蛾發生盛期後七天進行第一次施藥,十四天後第二次處理,可得到最好防治效果。
農改場建請農民選用下列藥劑防治:2.8%賽洛寧乳劑二千倍或10%得芬諾可濕性粉劑一千倍,田間若有紋枯病,防治瘤野螟時可同時選擇混合下列紋枯病防治藥劑中的任何一種:25%賓克隆可濕性粉劑二千倍、20%福多寧水懸劑二千倍、10%維利黴素溶液二千五百倍、10%菲克利乳劑一千五百倍。
此外,應注意合理施用肥料,避免偏施氮肥造成稻株生長過密或嫩綠。
圖說:二期稻作陸續進入幼穗形成期,台中區農改場發現瘤野螟幼蟲成蛾危害稻葉。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5.04.23
設計展暖身進行式! 《彰顯設計力》論壇集結設計大師 共探彰化創新願景2013.06.22
埔鹽國中成立愛的書庫在地學子享閱讀趣2011.11.20
彰化花Young時代選拔 熱力登場2008.06.27
花壇農會舉辦學童種稻體驗活動2008.10.17
彰化義消參加競技 卓伯源授旗勉勵2010.05.15
彰縣府徵才活動就業媒合最佳平台2009.04.16
考生祈福活動公所贈文昌筆2009.01.01
彰縣舉辦元旦升旗典禮踩街嘉年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