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6:05

《陶玩》展~邀請您「藝」起來玩陶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南報導
2009.09.03
台灣工藝之家--「推著輪椅的走泥者」周美智,9月4日(星期五)將於市立文化中心第三藝廊展出她貼近日常生活與創意美學的陶藝作品《陶玩》展,歡迎民眾一起「陶」來府城~玩陶、愛陶、賞陶。 文化中心表示,周美智老師是大台南地區「陶藝類」的台灣工藝之家之ㄧ,揚名國際的陶藝大師陳景亮先生,於1991年推薦周美智於「高雄串門藝術空間」作為她生平第一次陶壺個展時,對她的印象所用的形容詞。而《陶玩》展也是周美智首度到府城展出她貼近日常生活,將地方宗教文化元素轉換為極富生活美學的文化創意內涵的極緻展現,值得愛陶者細細品味每一件,歷經輪椅生命的一雙手與經過火焰淬煉後的陶藝作品。 周美智出生後十個月因病罹患小兒麻痺症,輪椅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良伴,但「上帝關一扇窗、必開另扇窗」,周美智從小便顯露出美術與工藝方面的才華,二十歲時因學習美術設計而接觸到陶藝,從此泥土成了圓滿她生命旅程的好伙伴。其熱切的創作慾望與堅毅的行動力,二十餘年來從事陶藝創作與推廣教學,從來沒有間斷過;於95年榮膺行政院文建會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甄選為「台灣工藝之家」,讓她對工藝的傳承工作更添使命感。 文化中心指出,周美智在自家成立「磐創作陶坊」,以「磐」為名係希望創作之路及薪傳可以如石般穩固堅實。她不拘泥於創作的方法,以各種成型技巧來捏塑作品,對行動受阻礙的她來說須付出更多的心力,尤其拉坯需要靠身體與雙手的平衡力量,為此,周美智歷經無數的學習方克服障礙。由於無力拉作大型陶藝,因此,製作過程她只得降低坯體厚度,但卻意外創造出輕薄的風格特色。此外,她亦格外重視線條流暢,型體則呈現律動、飽滿之姿。 周美智說她的創作初期,以「茶壺」為題材,一來父親喜品茗,二來,茶壺的體積輕巧也較方便創作。她說:「作茶壺功能性是必備的條件,因為喜歡品茗與玩壺的人都很挑剔。」為了捏一把功能上無可挑剔的壺,她也成了品茗者。其創作之茶壺跳脫一般傳統,重視意象的概念傳達,音樂與舞蹈是她積蓄靈感能量的來源,元素取材~大自然、傳統建築、宗教、四時的變遷,頗具個人風格。 如今她用更多的時間投入在社區陶藝教學推廣,作品並融入了故鄉新營太子宮(來台灣最早的三太子李哪吒廟宇)社區的宗教文化信仰元素:陀螺、彈珠等童玩,三太子風火輪等意象;嚴謹卻單純的、不拘泥於形式的表現,透露出她對完美的追求之外的特色。她希望自己的作品,不論是實用的陶壺或是裝飾性的燈或陶塑等等,除了傳達創作的概念,也都是可以貼近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工藝美學的《陶玩》展。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