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12:03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恩追思音樂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4.1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天上午舉辦一年一度的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邀請歷經面對親人死亡的捐贈者家屬們、曾在生死中邊緣掙扎而獲重生的受贈者及其家屬、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醫護團隊,以及熱心的志工們一起參加追思,並由台中市交響樂團贊助演出,為這場追思活動,奏出大愛樂章。 中國附醫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表示,器官捐贈宣導多年,雖簽卡人數已大幅成長,但傳統的民間信仰保留全屍的觀念,依然是器官捐贈宣導上的一大阻礙。 面對全台灣6443位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需要,但近三年來實際器官捐贈卻每年僅百餘人,中間的差距使許多等待移植患者的人生多以死亡為句點。 如何在每年4000至5000意外死亡人數中,尋求願意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的薪傳生命,需要社會大眾一起努力。 目前全台灣約有103人等待心臟移植、707人等待肝臟移植、5011人等待腎臟移植,該院就有96名患者在等救命肝,179名患者等待換腎;在等不到腦死器官捐贈者下,許多患者家屬為了讓自己的親人也能「活下去」,只能選擇活體捐贈與移植,活體肝臟捐贈者要面臨不少風險,包括傷口感染、出血、膽管或靜脈狹窄及腸阻塞等,以該院截至目前完成肝臟移植個案中,就有高達八成三比例是出自親人的捐贈。 為了顧及活體肝臟捐贈者的生命安全,醫學界仍是以腦死器官捐贈為第一選擇,只是現實面往往無法配合。 受贈者代表殷愛瑋表示,真的非常感謝捐贈者的大愛及家屬的無私,才讓自己有了重生的機會,會永遠記住手術後呼吸到第一口新鮮空氣的感動,會好好珍惜自己,活出精采的新生命,以回饋社會。 捐贈者劉水義原本與太太淑珍及3個小孩一起經營民宿,原是一個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但因劉先生的猝死,讓太太施淑珍必須獨自做出同意器官捐贈的決定,並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她表示;如今看到因先生器官的捐贈,讓別人生命得以繼續延續下去,現在想起來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追思活動中;受贈者代表由殷愛瑋先生及太太代表致辭,捐贈者家屬由劉水義的太太施淑珍,游晏承先生的姊姊游雅婷小姐及父親代表致辭,並由鄭院長頒發捐贈者紀念牌、花束、禮物,場面十分感人。 圖說:器官移植中心院長鄭隆賓與受贈及捐贈家屬在感恩追思音樂會中合唱感恩的心。(記者夏起玲/攝)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