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兒童的守護尖兵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3.30
一年一度4月2日的「社工日」將屆,儘管時代不斷變遷,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社工人員一直走在社會問題的第一線,直接服務案主,如保護家庭中的受虐者、照顧弱勢家庭、補強家庭功能,注入社會安定的能量。
家扶基金會社工人員24小時待命,不管是白天或黑夜,只要服務的家庭有任何需求及問題,只要一通電話總是隨傳隨到,給與他們最即時的關懷與協助。在現今景氣蕭條、失業率不斷創新高的紛擾社會中,更突顯了社工人員的價值與重要性。
在家扶基金會服務11年,4月即將升任澎湖家扶中心主任的林揚崇資深社工員表示,從事受虐兒童服務的過程中,曾經於一次家訪時看到孩子的頭上包著紗布,阿嬤和孩子都說是摔傷的,他看孩子的傷口已經化膿,家長卻說沒有健保無法就醫,他當下就決定要帶孩子就醫,錢的事他可以先代墊。到了醫院,把孩子的外套脫掉後,才發現身上全是衣架、水管毆打的痕跡,於是孩子才敢坦承被家長施暴。
林揚崇說,身為社工員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有專業素養及警覺性,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孩子。由於許多受虐兒童都是長期被否定、缺乏自信,社工員必須鼓勵他們,也要輔導家長正確的教養孩子觀念,給他們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這才是從事兒童保護工作的意義。
曾於96年獲得內政部兒童局安置及教養機構專業人員表揚的家扶資深社工員劉英宏表示,曾經服務過1名積極為自己尋找收養人,反覆逃離安置學園的8歲小男孩,為了尋找夢想中的「家」,小男孩只要遇到自己喜歡的對象,總是期望對方能收養他,然而在這樣的歷程中,小男孩除了不斷想辦法逃離學園外,也不斷經歷願望無法實現的失落、挫折與創傷。
當時,她花了許多時間及精力,才讓小男孩逐漸信任學園的照顧團隊,進而穩定的在學園中生活。劉英宏認為除了陪伴孩子走過傷痛、撫平傷口外,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重新找回對「人」的信任及屬於孩童的純真微笑。
現任家扶基金會社工處培訓組的黃劍峰主任,回想之前在家扶大同育幼院從事早療服務時,曾有1名因為家貧而延誤早期療育的腦性麻痺女孩「珊珊」,從小跟著老邁的阿嬤在貢寮海邊長大,終日蜷縮在推車裡,直到7歲才被社工發現,並轉由大同育幼院早療部全力搶救,展開一連串的復健訓練和療育課程。
黃劍峰主任說,3歲以前是搶救發展遲緩兒的關鍵時期,只要及早搶救,就能改變遲緩兒的一生。但近年台灣遲緩兒在3歲以前通報的比率只有三成,接受早療的更只有兩成,太多像珊珊一樣的孩子,因為位在遍遠地區,或是家境清寒、資訊不足,束手無策的家長只能放任孩子靠自己的力量長大。
家扶基金會深根台灣兒童福利工作已59年,不斷運用創新的社會服務方案,來提供弱勢家庭及兒童最優質的服務。家扶基金會王明仁執行長表示,家扶從事第一線服務工作的社工人員達600多人,分佈在各縣市及金門、澎湖共23個家扶中心及29個偏遠地區服務處,在國內非營利組織裡執牛耳,所提供的服務方案包括經濟扶助、認養服務、受虐兒保護工作、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服務、青少年的輔導工作、家庭寄養服務…等,這些方案都是靠這群基層社工員的直接服務,才能有效深入的運用在弱勢家庭及兒童身上。
圖說:家扶基金會王明仁執行長(後排右二)與全體社工人員堅持用專業服務,提供弱勢家庭及兒童最即時的關懷及協助。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08.07.13
六福旅遊集團首次推出暑期優惠4.2折起2014.10.02
監委稱讚台中治安與校園掃毒及老人照護2019.09.27
海巡全方位聯合操演海域搜救能量總動員2018.12.07
清水警分局前往轄區餐廳宣導反酒駕2013.09.08
中市將獲贈世界棒球之都榮譽2011.05.20
台中東勢國小師生參訪警分局2014.06.06
員警協助迷途老人返家2015.02.25
中市改善五十七處城市入口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