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埃及聖鹮群聚四草濕地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南報導
2009.03.06
在古埃及被視為「聖鳥」的埃及聖鹮,最近群聚台南市四草濕地,數量估計已達三十多隻,引發鳥友的關注。埃及聖鹮十餘年前由國內開放式野生動物園引進,但有部分從動物園逃離,沒想到適應台灣生態,還在四草濕地繁衍成群,實在始料未及。
不少民眾發現,四草濕地最近一群「黑嘴」白鷺鷥,高約六十至七十公分,體型比白鷺鷥稍大,最大差別是嘴巴向下彎曲如鐮刀般,尾羽與翼羽的邊緣都呈黑色,退潮後成群結隊在濕地覓食,即使離堤防很近也不怕生。
經查埃及聖鹮原棲地在埃及的沼澤、濕地、水田與鹹水湖,以蛙類、蝦蟹、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飛翔時翅膀伸展強而有力,有時會滑翔,覓食時會垂直伸喙到水中,左右搖擺以篩出水中的食物。
埃及聖鹮在古埃及時代數量眾多,古埃及人相信智慧和知識的神化身為鳥來到地球,故命名為聖鳥,雖然目前數量少,但未被列為保育類的動物,只是沒想到從動物園逃出後,反而在台灣西海岸衍養成群,成群結隊在西南沿海覓食,活動範圍北到新竹、南到嘉義,都可看見牠們蹤影。最近亦出現在台南市四草濕地,鳥友還拍攝到埃及聖鹮與黑面琵鷺毗鄰覓食的珍貴畫面。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民眾鮮少打擾下,台灣沿海地區反而成為牠們的新天堂。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0.01.11
季節性流或疫苗全面擴大施打2008.10.19
全縣聯合運動會暨國民小學傳統藝術開幕2012.12.18
「含西港」遺址台南劉厝橋旁現蹤2009.03.30
德國姊妹校吉夫霍爾恩學校師生拜訪台南2010.01.30
台南女國際青年商會新舊任會長交接2013.05.02
台南巴克禮公園火金姑現蹤2012.02.24
光映赤崁 風華再現 赤崁的夜晚越美麗2010.12.10
12月11日大遠百「花現時尚」 看見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