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8/01
Friday
12:18

廢棄物影像創作即日起展出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2.10
來自加拿大的馬月亮以台灣的廢棄物為影像創作,命名為「Litter Twin廢棄物雙胞胎」,即日起至3月1日止,在台中市文化局動力空間展出。 馬月亮,目前就讀於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其作品 「Litter Twin 廢棄物雙胞胎」反應現代社會中,大量的廢棄物不但造成全球性的生物危害、健康危機,還影響社會行為。馬月亮將影像設置於會動的滑板上放在展覽空間地面上,隨處滑動,呈現廢棄物與其「分身」之間的關係。 廢棄物現象反映無情的社會態度,也反映了對社會意識行為病症反彈的困境。 馬月亮的作品,以回收材料表達與我們自我中心-文化景色及我們居住環境相互連結的議題。 這些回收材料連結了幻想與現實,並且是一個「自我介入公共空間、使用遺棄的物體、轉變匿名觀者」的相遇,造就出來的無解課題。 廢棄物雙胞胎不曾刻意安排作畫的地點及放置個人的物品,作畫時及作品完成後亦不會移動垃圾,保留垃圾及它四周的原貌。而馬月亮的畫創造一個「廢棄物雙胞胎」,也就是「現成產物」的「分身」,凡事都有一體兩面,若一面是善的,那麼另一面就是惡,若這兩面相遇,終將一同消逝。 當廢棄物在不同空間平面上有一個雙胞胎與之並列、存在,一個存在於3D的空間,另一個存在於2D空間。 這隨意又短暫的繪畫是不具侵略性的,希望能夠讓觀者以快樂及不平常的方式感受到驚喜,並且對美及美感、責任及對環境的知覺、還有在我們協助下所創造出的現實等等發出問題。 諷刺的是,所有垃圾都是巨大的財富,因為馬月亮將這些找來的材料用於其藝術創作,這些原本希望可以被破壞的東西,成為馬月亮創造力的來源。 許多作品都在垃圾桶及回收站結束自己。這就是馬月亮眼中,這些作品的分身關係。 圖說:馬月亮以台灣的廢棄物為影像創作。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