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廣告陷阱多民眾應小心
台灣新聞網記者吳怡萱/台東報導
2009.02.05
台東縣政府表示:詐騙集團不擇手段收購或騙取作案用之手機、門號與銀行帳戶,通常會用報紙刊登廣告方式,以小利為誘餌,吸引人自動掉進陷阱,警方呼籲,民眾見到類似廣告,千萬要審慎警惕,以免成為詐欺幫兇。
台中縣張先生向地下錢莊貸款1萬元,交出存摺及提款卡,數日後,收到銀行通知,該帳戶已因詐欺犯罪被列為警示帳戶。
台南市方先生看分類廣告「辦手機門號換錢3萬元」被歹徒騙至通訊行內辦了2支手機,歹徒取得手機即駕車逃逸,不但損失手機也沒換到3萬元。
台中縣張先生日前到銀行領款時,行員告訴他無法提領存款,因為他已經被列為警示帳戶,他前往派出所尋求警方協助,查證之後發現,今年6月底,他透過報紙夾報廣告看到一則貸款訊息。
經電話聯絡後,一位小邱先生與他洽談,決定借款1萬元,利息是每10日500元,但小邱說:「因為公司收利息是直接從借款人帳戶中提領,所以必須交出一本銀行存摺」,他曾向地下錢莊借過錢,也扣過銀行存摺,事後還錢並也取回存摺。
於是當下並未考慮,就與小邱約在台中市火車站附近,當面交出銀行存摺資料,並領到貸款1萬元,想不到5日後,歹徒就用他的帳戶騙了台北縣一位73歲張老太太匯進150萬,老太太被騙報案後,張先生成了詐欺人頭戶。
台南市的方先生,日前在報紙分類廣告中看到「辦手機門號換錢,3萬內可」,缺錢的他異想天開,就與歹徒相約前往○○電信公司門市辦手機,他在辦妥2支手機後坐進歹徒車內,此時歹徒要他下車去對面另一家通訊行再辦1支,當他下車走進店裏,回頭卻眼見歹徒駕車離開,剛辦的2支手機就這樣被A走了,3萬元也沒換成,吃了一肚子悶虧的他,只好報警。
由於詐騙集團作案,主要是利用電話通知,再藉銀行帳戶洗錢,但受到民眾報案檢舉及警方查緝的影響,兩者的損耗率極高,因此歹徒必須透過各種管道取得這些作案工具,往往是不擇手段的直接收購,或以騙取方式取得。
而利用過後的電話會遭斷話,洗錢後的帳戶會被警示,但歹徒卻不必承擔任何代價,反而是該案例的這些缺錢的、心存僥倖者,必須面對司法、受到制裁。
縣警察局呼籲,民眾見到類似廣告,千萬要審慎警惕,以免成為詐欺幫兇。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04.10
詐騙手法冷飯重炒 員警成功阻止民眾遭詐騙2012.03.09
天氣忽冷忽熱農友預防稻熱病大發生2010.03.27
台東紀念國父逝世85週年暨慶祝植樹節2013.12.10
三仙台元旦捕抓第一道曙光2010.04.24
高屏區國際同濟會長參訪台東關山警分局2011.10.19
台東縣長主持金峰鄉拉灣橋動工2010.09.30
英語服務標章金質獎授證典禮2012.11.03
深層海水廠2度故障 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