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門牙逆長像牛角把握七歲換牙黃金期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1.24
彰化縣一名六歲何小妹妹,換牙期間出現兩顆正中門牙只長出右邊一顆,左邊另一顆卻遲遲不長,經牙醫師建議安排照X光片後發現,原本應該向下生長的門牙竟逆向生長,出現像牛角般的怪異形狀,經過一年矯正後,終於將長歪的門牙拉回正常位置。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及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蔡尚宏表示,不少換牙期的孩童,都會出現異位萌發的情形,只要把握兒童6至7歲換牙時期進行第一次篩檢,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孩子的成長過程裡不會為咬合不正、缺牙發音問題所苦。
女童父親何先生表示,記得一年前何小妹正處於換牙時期,因為認為小孩缺牙跟掉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也沒有特別注意。
但當女兒越來越不愛笑且常常愁眉苦臉時,才發現左上排門牙一直沒有長出,擔心女兒長不出門牙,才帶女兒到牙科檢查。
蔡尚宏說,一般來說孩童約六到七歲為換牙時期,由乳牙齒列期進入混合齒列期,前牙異位萌發雖不常見,但一旦延誤治療容易導致異位齒牙根彎曲,病因大多為多生齒阻生或基因問題造成恆牙牙胚方向不正。
不過家長常在孩童換牙延遲或左右兩側換牙時間太久後,才帶到牙科看診,往往都已過了黃金矯正期。
蔡尚宏說,像何小妹這類前牙逆向萌發的案例較為少見,幸好家長即早發現,由於正處換牙牙根生長黃金期,經過手術切開找到異位的恆牙牙冠,從顎側黏上矯正器,再加上改良式的矯正裝置,將異位齒拉出。
最後合併傳統早期矯正,將異位齒排正,讓異位萌發的恆牙獲得足夠的牙根生長空間,大約一年的矯正時間即可將問題牙齒恢復正常。
這種異位萌發的恆牙,若不即時矯正,最後可能會面臨拔除的命運,並在十八歲前骨骼發育完成前都不能植牙,對咀嚼、美觀、發音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蔡尚宏說,現階段健保提供每人每年一張環口X光攝影的給付,再加上矯正所需時間只需八到十二個月,費用還可分期付款,如果不趁這個換牙的黃金時期做矯正,過了這個階段,可能往後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都是不可計算的,而自然牙齒的美觀也是任何假牙植牙無法取代的。
另外,蔡尚宏呼籲民眾,當兒童進入換齒時期時,父母親必須特別注意,最好每半年回醫院複檢一次,養成良好的牙齒健檢習慣。
圖說:蔡尚宏說明何小妹妹門牙逆長的情況。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4.06.23
三個月內改善台中全市地下道2017.11.27
中市續推中高齡人力再運用僱用獎勵2011.12.15
台中矯正牽引找回肌肉記憶創先例2011.06.21
台中和平區農會梨山優質茶評鑑2013.11.22
台中關因應簽署協定舉辦座談會2011.11.04
太平垃圾山長年污染地方盼儘早清除2017.11.29
關懷癌症患者醫師講解癌症疼痛照護方法2010.09.30
地方文化暨表演藝術校園巡迴展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