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主持經濟情勢因應對策會議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錫卿/台北報導
2009.02.21
總統馬英九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主持當前總體經濟情勢及因應對策會議,在聽取相關報告及與會人員討論之後,作以下裁示,包括:
他及副總統蕭萬長關心國內經濟情勢,今天邀集行政院劉院長及財經首長入府,聽取「當前總體經濟情勢及因應對策」報告。
對於過去九個月行政團隊盡心盡力,採取全面性的振興經濟措施,有效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引發的外在衝擊,予以肯定。
過去九個月中,政府因應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的大方向正確,也同時在刺激景氣與搶救失業的短期與長期因應對策上,提出多面向的作法,與世界各國政府比較,毫不遜色。
但未來仍須注意執行時效以及人民感受。對於公共工程已取得預算的計畫,應儘快招標執行;預算尚未通過部分,可以有條件預作招標準備工作,以縮短作業時程。
但執行效率與品質應該並重,避免發生弊端。希望四年五千億的特別預算,能如期在預定的時間通過,以免影響政府搶救經濟的效率。
對於台灣產業發展規劃,政府應在出口產品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在三個月內提出具體策略。
尤其在關鍵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綠色能源、文化創意、精緻農業等面向,投注更多資源,以擴大規模、提昇新興產業產值,以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
同時,並應加強輔導傳統產業的發展,開拓新興市場商機。
今年政府投入大筆預算,可大幅改善過去政府投資長期不足的現象,但仍應以法規鬆綁與租稅措施,創造民間投資的誘因,以吸引民間資金投入經濟發展。
全球經濟風暴後,緊接而來的是全球產業大洗牌。台灣必須在這個過程之中找出自己的定位,發展我們的優勢。
在經濟困頓的時候,不但要解決短期的問題,更要利用這個時機,提出長期的規劃,在下一個階段的全球競爭中,確立台灣發展的利基。
政府除應實施就業穩定措施,亦應注意高級人才的培育與延攬,針對台灣未來產業需求,有效培養及引進高級研發人力。
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政府兩岸關係的重點。我們應正視兩岸經貿現實,建構合理框架,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前提之下,簽訂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
並就名稱、方式及內容,廣徵各界意見,並歡迎在野黨參與討論。尋求台灣社會最大共識。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2.20
咖啡漲價罰超商公平會敗訴2014.06.16
台聯倡廢考試院讓考試權重回行政院2012.04.02
北市刑大偵八隊偵破曹○○等6人持槍販毒案2013.12.19
ETC加入偵查違規車輛現形2013.08.24
國防預算縮水綠委批馬打擊國軍士氣2010.12.24
臺北水陸車關懷弱勢 搶先體驗水陸空遊程2008.07.16
馬紹爾群島新任駐華特命呈遞到任國書2012.03.14
劣質大陸茶葉變身高級手機 詐騙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