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20:11

科博館推出3D立體淺海生機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1.1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體劇場,自一月起推出新片《淺海生機》,這是由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耗資十億台幣,花費兩千個日子進行實地調查,動用71位攝影師分別前往62個國家204個地點拍攝,歷時五年製作完成的海洋生態影片,以生動的3D動態影像,呈現淺海世界的生命奇觀與自然瑰麗,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欣賞。 科博館展示組技士邱光亮表示,地球陸地大多被淺海所包圍,這些位於陸地邊緣的淺海區域深度多在200公尺以內,延伸長達數百公里遠之後便進入更深的深海海床。 雖然淺海區域僅占全世界海洋的百分之八左右,但卻蘊藏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位於陸地邊緣200 公尺深度以內的淺海,雖然僅占全世界海洋面積的8%,卻蘊含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該片透過3D特殊拍攝手法,帶領觀眾進入海底,各種海洋生物多采多姿的成長過程、覓食行動和緊張刺激的獵食畫面盡收眼底,令人讚嘆。 例如,在淺海珊瑚礁裡利用觸手捕捉小生物為食的美麗珊瑚蟲、體長不到二公分的豆丁海馬、發出閃光的奇特火焰貝,還有母鯨在淺海養育幼鯨及保護其前往極地海洋學習覓食的溫馨畫面。 此外,淺海世界中也充滿了驚險有趣的生存競爭,在影片中記錄了直徑一公尺長的向日葵海星獵捕陽燧足的有趣互動,成群的青環海蛇與魚共同合作獵食,聰明的海豚利用海浪推力在淺灘處獵食魚群,海獅在海中享受靈活而迅速的獵食樂趣,以及座頭鯨在極地海洋覓食大量磷蝦等難得一見的畫面。 透過3D立體視覺效果、特殊Doby 5.1聲道環繞音響原音再現及超大銀幕極佳視野,現場都觀眾感受到身歷其境般的感官享受與震撼。 科博館也希望藉由這部影片,讓社會大眾學習欣賞自然與尊重自然,以及思考與大自然和平相處之道。 圖說:鯨魚在海中獵食的畫面在《淺海生機》透過3D立體影像都看得到。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