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造成髖骨骨折人工髖關節重燃希望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永順/中縣報導
2009.01.12
台中陳姓縣民一年多前騎機車遭酒駕撞傷,造成髖骨嚴重脫臼與粉碎性骨折,手術復位後,漫長的復原期又歷經嚴重感染,合併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形成髖關節最複雜而嚴重的創傷,經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任陳世豪置換人工髖關節,短短一週,他已能重新站起來。
陳先生遭酒駕車輛撞傷,導致髖骨嚴重脫臼與粉碎性骨折。醫生告訴他,這種情形十分罕見,嚴重到只能先做復位手術,等復原到一個程度才能做人工關節。
半年前,陳先生的髖骨愈來愈痛,幾乎無法行動,迫使他不得不放下鐵工廠的粗重工作。
台中慈院骨科陳世豪主任接收治療發現,他受傷的地方已出現嚴重感染,必須置換人工關節。
還好感染控制告一段落,陳世豪醫師將人工髖關節放在陳先生癒合後穩定的股骨上,術後一星期,他已經可以站起來,拿拐杖走路也走得很穩,一兩個月內完全擺脫拿拐杖的日子,可以繼續工作。
醫師陳世豪表示,骨頭的磨損有兩種原因,一是先天年紀增長,二是後天關節中的軟骨構造磨損,像陳先生這樣因車禍髖關節嚴重受傷是少見的例子。
這個案例最特別的是病患髖關節脫臼、骨折合併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屬於髖關節最嚴重而複雜的一種創傷,加上他在鐵工廠工作,髖關節常會受力遭到磨損,面對如此複雜的狀況,給予細心的照護,並置換人工髖關節是讓他再度順利行走的最佳方法。
陳世豪說,車禍受傷造成骨頭嚴重鬆脫、骨折不光只靠復位手術,情形較嚴重的病患可以考慮置換人工髖關節,減少嚴重感染併發症的產生,也增快病人復原時間,下床行走。
人工髖關節與骨頭能夠完全密合後,正常活動不是大問題,無併發症可以維持至少十五年。
人工髖關節發展在台灣已近四十年歷史,陳世豪表示,由於材料與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是一項相當成熟且癒後穩定良好的手術,但這種手術不是想換就能換。
陳世豪說,還必須先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包括腎功能低下、身體有感染、對金屬過敏、關節近側缺乏骨質結構、懷孕、局部骨骼腫瘤等並不適合,但是若病患的關節因退化、創傷或風濕性疾病產生磨損、骨折或缺血性壞死等狀況,置換人工髖關節是較佳的治療方式。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5.05.09
通緝犯一個月內遭員警抓兩次2016.01.25
市刑大小隊長夫妻賞雪意外身亡市府協助治喪2014.12.10
中市優質雪梨果品評鑑2011.06.30
台中國民黨黨團為國際藝術村催生2017.10.26
麗寶集團捐心肺復甦機給消防局后里分隊2010.11.04
陳清龍推出魚造型的木製刮痧板很受歡迎2016.09.01
亞洲大學成立全聯學院展開產學合作計畫2009.09.02
中市第五分局分局長創新交通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