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7
Sunday
07:55

國美館「版印年畫—福牛迎春年畫特展」

台灣新聞網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9.01.03
邁入第24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一月三日下午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行頒獎典禮,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親自出席頒獎,此次共選出首獎6名、優選10名、入選20名;並於新春期間在該館D1-3展覽室舉辦「福牛迎春--年畫特展」與民眾一起熱鬧過新年。 黃碧端表示,過年期間年畫具有辟邪驅魔、迎祥納福之意,更是我民族特有的民俗藝術。自民國75年起至今年已屆24年,長久以來傳統年畫均具有祈福、招財、納吉、祈禱平安之功能,以供家家戶戶迎接歡樂平安的新年。近年由於創作者表現了更寬廣的創作內容,展現出台灣創作者獨特的創意。 國美館館長薛保瑕表示;本屆作品中,不乏反應國家社會現狀,期望經濟、國運等能在牛年起飛,擺脫國際性不景氣的作品,如張鴻煜的「春牛賀歲」、侯詔銘的「牛春」、蔡淑茹的「牛轉錢坤」等。以現代感手法表現傳統年畫者,則如蔡依珊的「牛富歲吉育滿春」、林志金的「春牛」、陳冠蓉的「牽牛花開春滿堂」及梁旭緯的「牛年告示牌」等。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本屆以熟練的數位技法呈現傳統年畫作品達55件之多,例如獲獎之潘許益的「丑牛迎新春」、劉昆諺的「牛市大吉」、鄭璟隆的「牛轉乾坤過好年」等。早期傳統年畫所使用的木刻技法,雖然近年來較少為創作者運用,但於本屆19件木刻作品中,仍展現著精湛技藝的有蔡宏霖的「迎春」、鄭翔的「迎春」、陳永欽的「鳴鼓春牛迎新年」。 除此外,部分年輕的創作者則以活潑、可愛的手法,運用豐富色彩及想像力之作品除具年畫特色外,更充滿年輕人特有之趣味,如郭慈民的「簡訊賀春」、施琬宜的「牛作東」、邱美智的「團圓圓」、彭羽璿的「金牛報春」等。而吳鴻滄、廖祥蓁之創作「春耕」及「春戀」,更讓觀賞者感受到萬物漸漸從寒冬中甦醒過來,迎向溫暖春天的氣息。 評審委員之一潘教授指出;今年徵選活動共有230件作品參賽,評選出首獎作者潘許益、鍾萬福、吳鴻滄、蔡依珊、鄭翔、田文筆共6名、優選10名、入選20名;並委託資深傑出美術家楊成愿先生、蔡宏霖先生創作年畫,共同參與展出。除此外,評審委員另於徵件作品中選出30件作品推薦參展,使這次展覽共展出68件作品,讓觀眾同時欣賞到這些精采且多面貌的年畫創作外,也讓民眾更感受到傳統社會的歲時節慶不僅是禮儀形式,同時也蘊含著藝術文化的生活美學。 國美館並在典禮後,安排委託創作及首獎得獎作者之簽名活動,期能藉由推廣活動的舉辦,喚起社會大眾對民俗藝術的重視,一同分享台灣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特色,共同歡慶年節並迎向嶄新的一年。 圖說:獲得首選作品之一,作者為鄭翔-迎春。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