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4:52

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計畫西港鄉行動說明會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華峻/台南報導
2008.12.23
「2008高齡社會整合型研究計畫西港鄉行動說明會」23日下午1時於西港鄉港東村里關懷中心舉行。本研究為國科會贊助之整合型長期研究案,名為「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台南縣長蘇煥智到場致詞,不僅感謝長期以來站在第一線照顧老人的義工們,也為全體研究小組及縣府「照顧管理中心」專案小組的同仁加油打氣。 蘇煥智表示,自從開始實施全民健保和老農津貼發放以來,台灣已進入一個全新的福利時代。雖然有許多民間養護中心,但是現行法律仍有許多規範不清的地方。老人照顧之課題必須用心思考,尤其是台灣農村幾乎等於老人庄。以對獨居老人、弱勢族群的關心為出發點,才能發揮公益的精神、社會的愛心,建立大家的共識,回復台灣社會的純樸良善。但他認為這項工作需要學術界做更深入的指導。「高齡研究室」的研究案不只對西港鄉、對台南縣是個機會,更是整個台灣建構現代高齡化社會的奠基;由於未來的人口結構不可避免地將朝向長壽、高齡化發展,將來更有可能成為全球的模範。西港鄉長余維祥非常支持此一研究案,鄉公所和縣政府都為此編列預算,希望能落實對老一輩的照顧。 領導這次研究計畫的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億說明本案選中西港地區的原因。第一、西港鄉為台灣農村社會之代表。第二、本項計畫從縣長、鄉長到村里幹事都非常支持。第三、台南縣過去在推動老人照顧中心這一方面相當成功。還有,台灣需要南部地區代表以便和北部地區做比較。所以選中西港鄉為南部農村生活型態之代表;北部則以板橋做為都會生活型態之代表,如此才能對老人生活有全面性的了解。希望透過瞭解老人平日生活的種種不便、如何維持健康、和家人、社區之間的互動、如何處理財物等等,檢討如何改善公共設施和居家環境使他們生活更舒適,或給予他們其他實質的協助。透過全方位各面相的調查研究整合之後,所謂的「西港模式」將被介紹到全國各地,甚至國際舞台。 此項計畫由國科會贊助,由17個研究小組在西港鄉進行長達3年的研究。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