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河川砂石管理之推動與展望
記者夏起玲/中市報導
2008.12.21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自推動辦理「採售分離」計畫以來,河川內盜濫採砂石行為已銳減,為加強河川砂石管理,持續推動科技化管理(衛星監測、遠端監視、總量管制),以減少人為疏失,以全面遏止盜濫採等不法行為發生,進入河川砂石管理另一嶄新局面。
水利署指出;自95年推動辦理「採售分離」計畫以來,因疏濬採取及土石販售分開辦理,土石非屬採取者所有,故可降低誘因有效阻絕盜採砂石情事發生;另販售時係以砂石量進行總量管制,並設置疏濬區管制站、增設地磅進行載運管制、並配合全程之影像監視,以達嚴密監控管制。故截至目前為止,除遍遠地區尚有少數零星偶發盜採案件外,辦理採售分離之疏濬工程尚無發生盜濫採土石之情形。
依經濟部礦務局統計,92年至96年之盜採案其中陸上盜採超過8成,縣市管河川部分大約1成,中央管河川部分不及1成;而且近年24條中央管河川每年盜採案件僅約20餘件,平均每條河川每年約僅1件。
由於河川疏濬愈來愈往上游,河幅漸窄、天災緊急,或礦區、私地等因素,難以完全適用採售分離,加上縣市政府及上游水土林務等單位並無相關規範或疏濬土石經驗,整體上仍有加強規範管理之必要。水利署乃據以研擬「河川水庫疏濬標準作業規範」其主要精神係要求所有疏濬方式管理機制比照採售分離管制,即除斷面檢測外,均應設管制站、監視系統及保全人員24小時監管。
另為使河川管理更現代化,輔以高科技之遠端監控,水利署於95年度起推動「衛星遙測於河川區域監測管理之應用」,95及96年度於濁水溪、高屏溪、大甲溪、烏溪、北港溪及二仁溪等6條中央管河川試辦,97年將再擴大編列相關預算將所有中央管河川及淡水河等25條水係全部納入衛星遙測監測與管理,每月一次有效利用衛星遙測影像接收與處理及建立河川區域變異通報系統變異通報系統,提供河川監測流域變異資料,將發現有異之區域分析結果提供河川局進行實際現地的查核,以提高河川巡防取締及河川區域監測管理工作成效,防止河川砂石盜濫採行為發生。
對於未來河川砂管理之推動與展望,水利署期許經濟部頒行河川水庫疏濬標準作業規範後,將持續檢討建立河川疏濬制度,並推動運用衛星及遠端監視等科技技術及成立監管中心,利用高科技管理使河川管理更臻完善。
水利署已加強中央管河川管理制度,為免陸上等其他地區之盜濫採案件相對增加,上開規範已函送農委會(林務局、水保局)及各縣市政府等相關權責機關作為辦理河溪疏濬作業之參考,期與陸上砂石及其他河川上、下游機關共同努力,以杜絕盜濫採情事為目標。
水利署暨各河川局與各地檢察署、警察單位及各縣市政府、上下游其他相關機關建立溝通平台與連絡窗口,將持續共同加強打擊河川內盜濫採砂石行為,以有效遏止不法。
加強河川管理改善及推動之行銷能力,適時釐清導正外界對河川砂石管理業務人員之清廉程度的評價。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12.12.03
市府將爭取鐵路高架化工程地下道填平經費2022.02.23
太平買菸場 獲文化部管理維護優良獎2018.07.06
中市荔枝外銷加拿大拓展國際市場2014.02.25
朝陽科大社工系學子機車環島助人2014.11.09
補頒白金婚獎牌劉榮德老先生圓遺願2010.11.10
獨居老翁往生留下百隻流浪犬2017.10.02
中秋餐會唐氏症街頭藝人表演增溫馨2014.08.22
警方做好國民外交遊客跨海寄函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