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5/04/26
Saturday
18:12

衛生局:冬令進補小心高膽固醇

台灣新聞網記者黃義雄/苗栗報導
2008.12.05
苗栗縣衛生局保健課長戴世娟今天表示,進補的食品隱藏高油脂、高熱量、高膽固醇的危險性在裡面,像燉煮的食材豬腎、豬肝、羊肉、肉類等高膽固醇及普林食物,將會使體內膽固醇、尿酸值增高增加痛風發作機會。 而佐料中酒會使血管擴張對高血壓、腦中風患者會造成威脅;人蔘、當歸、枸杞等添加中藥材會活絡血液,高血壓患者也要特別小心,所以在食材選擇上及食用技巧就要稍加注意,免得損了荷包又傷身。 戴世娟提醒民眾進補時要注意一些原則:1.選用脂肪較少的肉類如去皮的肉類或魚肉,肉類煮過清除上面浮油在加料燉煮。2.麻油及酒熱量高應適量添加,因麻油屬於油脂富含油酸及亞麻油酸且熱量也不低,一公克可產生9大卡;酒精一公克可產生7大卡熱量,要控制體重者不可忽視。 3.調味料及沾醬要節制,尤其高血壓及腎臟病患者勿吃太鹹(吃羊肉爐時,所用的沾醬豆腐乳,鹽份不低,要特別注意可多利用蔥、薑、蒜、辣椒等來調味取代) 。 4.進補的補湯食物(薑母鴉、羊肉爐)可以當正餐,但要注意肉類攝取份量3至4份即可,搭配青菜水果及五穀類,免得光吃肉吃到飽,攝取過多的肉類增加尿酸值以誘發痛風發作機會。 戴世娟說,現代人普遍營養充足,平常吃得好、吃得飽,可說是常常有機會進補,以前的人是因為生活環境差、營養不良,到了冬季才要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以儲備足夠的能量抵禦嚴冬。 因此冬令進補對現代人來說並沒有像以前一樣那麼重要。如果說有缺乏,應該也是缺乏蔬菜、水果的維生素、礦物質吧,因此現今的冬令進補觀念應該改成「藥補不如食補,天然食物最補,營養均衡不需補」。 基於「藥食同源」的道理,只要在三餐中利用一些天然食材枸杞子、芡實、山藥、菇類等自然食材再搭配海鮮及動物性食物,就可以在平日中吃到營養又可強身的補身食譜。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