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縣淡水河溼地生態教育全面啟航
台灣新聞網記者袁鴻祥/台北報導
2009.01.17
淡水河流經臺北縣市,是所有臺北人的母親之河,「大河之縣」是臺北縣政府重大政策之ㄧ,「活絡淡水河」則是臺北市政府全力推展的重大政策,經過縣市政府努力,現在已經呈現30年來最乾淨的水域。
臺北縣政府更在大漢溪和新店溪高低灘地上,廣泛建置具有汙水處理效能的人工溼地,除了可以成為都市郊區汙水的淨化方式,更成為學校進行戶外教學的最佳場域。
臺北市長郝龍斌、臺北縣長周錫瑋於2007年地球日共同宣告透過縣市合作模式串聯的淡水河沿岸挖子尾溼地、關渡溼地、五股溼地、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沿岸溼地,成為兼具生態、教育、人文的生態廊道。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在淡水河畔長期經營五股溼地及挖子尾溼地兩個定點,臺北市野鳥學會在關渡自然公園進行淡水河沿岸溼地的復育、保育和教育已頗具成效。
2008年臺北縣市政府教育局結合荒野保護協會、關渡自然公園等NGO團體輔導在地社區民眾與教師製作完成一份淡水河綠色生活地圖,期望透過自導式的地圖導覽,讓臺北縣市的學生和民眾能夠認識生態、知性的淡水河之美,更重要的是落實生態保育紮根社區和學校的理想。
教育局副局長洪啟昌表示,臺北縣從96年即啟動溼地生態教育計畫,從溼地探索以及教師溼地生態素質的提升,到97年底全縣已經有超過70%的學校完成溼地生態教師研習,更有超過1萬名學生進行溼地遊學的活動。
淡水河沿岸溼地更是我們推動溼地遊學的重點,98年我們除了持續推動溼地生態教育,更將透過這張淡水河綠色生活地圖,鼓勵學校以單車或搭船的方式進行溼地遊學活動。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表示,位於臺北市的關渡自然公園一直以來都是臺北市學校進行溼地探索體驗的最佳戶外教學場地,98年開始我們將透過社子國小、大理高中等種子學校,把溼地生態教育拓展到社子島和萬華區的各級學校。
荒野保護協會林耀國理事長表示熱帶雨林可以說是世界上生物最多樣性的地方,由於臺灣沒有熱帶雨林,溼地的生態系地位就變得更為重要,溼地功能在社會經濟價值方面,能夠減緩洪水、保護海岸、補充地下水、繁衍魚貝類、做觀光遊憩及教育科學研究。
在環境價值上,溼地就是大地之腎,有如一座天然淨水廠,可以過濾與沉澱污染的水質、製造水棲動物的養分、調節氣候。此外,對魚類和野生動物來說,提供良好棲息環境。
而淡水河沿岸挖子尾溼地、竹圍紅樹林、關渡溼地、五股溼地和華江雁鴨公園都是國家級的重要溼地,如果能夠透過縣市政府以及民間保育團體共同努力串聯成「淡水河‧臺北溼地」,絕對有資格成為台灣第三個國際級的重要溼地。
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校長林建棕表示,透過縣市合作以及民間保育團體共同完成的淡水河綠色生活地圖,並規劃搭乘皇后號遊輪進行淡水河溼地導覽,正式宣示淡水河溼地生態教育在98年將全面啟航。
返回上一頁相關文章
2025.04.17
板橋媽祖聖誕千秋 邀東京阿波舞來祝壽2024.07.15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補助星兒暑期育樂營活動開跑2013.09.18
中秋天兔攪局應景蔬菜微漲2008.07.21
松年大學舉行結業典禮2010.08.29
統籌款 引發英倫隔空交火2009.03.06
蕭萬長訪視北縣府肯定周錫瑋2010.06.01
星隆捐土地建社區國中嘉惠故鄉子弟2009.03.14
周錫瑋聲援聽障奧運為中華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