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網(Logo-image) 台灣新聞網(Logo-text)

2024/04/24
Wednesday
12:37

渾身不對勁操煩常求醫罹患泛焦慮症

台灣新聞網記者蔡鳳敏/雲林報導
2014.12.12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科醫師吳證寬在該院例行醫藥記者會中指出,如果經常感覺渾身不對勁、或是煩惱事情很多、甚至經常求醫尋藥等,皆是罹患泛焦慮症狀,應馬上求教於精神科醫師協助,避免病情惡化。 醫師吳證寬以臨床實例指出,六十出頭的王女士由兒子帶來精神科門診就醫時,神情緊張、坐立難安、專注力差、會談也無法切題回應。 兒子憂心忡忡,說媽媽近幾個月來,成天緊張兮兮,三天兩頭便往附近診所跑,直嚷胸悶心頭不適、渾身不舒服,要求打針開藥。街坊鄰里介紹的中西藥、偏方、電台藥等,只要號稱強健保身功效,一律照單全收,因此家中積了滿滿的藥袋、藥罐。 吳證寬表示,泛焦慮症患者從年輕時便容易過度操煩、杞人憂天;終日緊繃難放鬆,身體常腰酸背痛、疲憊不堪;專注力差,做事自亂陣腳;容易發怒、不耐煩;睡眠也受影響,難以成眠或易於早醒。 因為患者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警覺,頭暈、心悸、呼吸急促、腸胃不適、盜汗、頻尿等症狀接踵而來,令患者更形焦慮。而焦慮又會放大患者對身體不適的感受,形成惡性循環。患者常因諸多症狀,四處求醫、吃藥。隨著年紀增長,多重藥物的交互影響更加重患者的身體負擔(如肝、腎功能)、影響其情緒、記憶、或像王女士造成急性認知功能惡化。 吳證寬說,臨床上不少比例的泛焦慮症患者有共病診斷,如憂鬱症、恐慌症、社交畏懼症、或物質濫用(譬如酒精);若患者合併心臟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內外科疾病,還需提防其焦慮症狀與疾病控制(如藥物)是否相關聯。 此外,層出不窮的生活壓力(如經濟、工作、人際、家庭)、人生階段的轉折(如空巢期、喪偶、親友凋零),或老化過程中的認知功能減退,同樣惡化或拖延患者的病程。 許多不良的適應行為模式,如重複就醫、過度依賴家人、拒絕環境變動等,更令患者與家屬的關係處於長年拉鋸狀態。就醫時,雙方已身心俱疲。 泛焦慮症雖不若慢性精神病對功能的重大損害,但是其失控的焦慮常與患者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盤根錯節、息息相關,生活功能的影響依舊不容小覷。 吳證寬說,泛焦慮症的主流治療為調整腦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抗焦慮劑,並適時佐以促進放鬆或舒緩自律神經系統的藥物。 其他非藥物處置包含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與行為治療,上述的共通點是引導患者對於自身焦慮的察覺、修正思考謬誤與衍伸行為、強化壓力調適、與學習放鬆技巧;協助患者重建支持系統,同樣對症狀控制有所助益。每位泛焦慮症患者的症狀表現、相關因子、與生活影響均不盡相同。 必要時,請不要吝惜請教精神科醫師,一起商討最有效益的治療計劃,重拾對自己身心狀態的掌控,期盼回歸「放鬆」的生活。
返回上一頁
TOP